桑黄的功效与作用381


简介

桑黄,又称桑耳、桑黄芝,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桑黄生长在桑树、栓皮栎等阔叶树的树干上,通常在春季出现,呈半圆形或扇形,具有棕红色或黄褐色的外表面和白色或淡黄色的内表面。

中药功效

桑黄在中医中被认为具有以下功效:

活血化瘀


桑黄含有丰富的多糖、三萜类化合物和挥发油,具有活血化瘀、祛瘀散结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血栓形成、妇科疾病等。

抗肿瘤


桑黄中的多糖、三萜类化合物等成分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桑黄提取物能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并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保肝护肝


桑黄含有丰富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等抗氧化成分,具有保肝护肝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等肝脏疾病。

抗炎镇痛


桑黄中的三萜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等成分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

其他功效


此外,桑黄还具有以下功效:
降血糖
降血脂
抗氧化
抗菌
增强免疫力

药用价值

桑黄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真菌,其主要药用部位为子实体。桑黄入药后具有以下作用:

止血消炎


桑黄具有止血消炎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出血性疾病、炎症性疾病等。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吐血、衄血、尿血、痢疾等症。

活血化瘀


桑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血瘀导致的各种疾病。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胸痹、冠心病、中风、血栓形成等症。

抗肿瘤


桑黄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恶性肿瘤。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等症。

保肝护肝


桑黄具有保肝护肝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肝脏疾病。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等症。

注意事项

服用桑黄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儿童慎用。
过敏体质者禁用。
服用期间应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长期服用桑黄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应注意适量服用。

结语

桑黄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其主要功效包括活血化瘀、抗肿瘤、保肝护肝、抗炎镇痛等。在临床上,桑黄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但服用时应注意禁忌和注意事项。

2024-12-25


上一篇:中药生资源的宝贵作用

下一篇:喝中药到底有没有用?全方位解读中药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