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黄香:功效、用途及注意事项395


前言

黄香,又称黄连香、黄藤香,是豆科植物黄檀树的干燥心材。它是一种具有独特药用价值的中药,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功效

黄香具有以下主要功效:
清热泻火:黄香味苦性寒,具有清热泻火、降火解毒之效。适用于热证、上火引起的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等症状。
凉血止血:黄香还能凉血止血,用于治疗吐血、血尿、便血等出血症。将其研磨成粉,外敷于伤口,还有止血消炎之效。
活血化瘀:黄香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适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月经不调、痛经、血脉不通等症状。
解毒消肿:黄香具有解毒消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蛇咬伤、蜂蜇伤、痈肿疮毒等。将其煎水外敷或内服,可消肿止痛、驱除毒素。

用途

黄香在中医治疗中,主要用于以下疾病:
咽喉肿痛:黄香清热泻火,凉血消肿,适用于咽喉肿痛、扁桃体炎等症。可将其与菊花、金银花等清热解毒之药同用,取其清热解毒之效。
牙龈肿痛:黄香清热消肿,止血止痛,适用于牙龈肿痛、牙龈出血等症。可研磨成粉,敷于患处,取其消肿止血之效。
吐血血尿:黄香凉血止血,适用于吐血、血尿等出血症。可将其与生地、白茅根等凉血止血之药同用,取其止血凉血之效。
月经不调:黄香活血化瘀,促进气血循环,适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等症。可将其与当归、川芎等活血化瘀之药同用,取其活血化瘀之效。
蛇咬伤:黄香解毒消肿,适用于蛇咬伤等中毒性疾病。可将新鲜黄香捣烂敷于患处,或煎水内服,取其解毒消肿之效。

注意事项

使用黄香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脾胃虚寒者慎用:黄香性寒,脾胃虚寒者服用后容易引起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与温胃之药同用,以避免伤及脾胃。
孕妇慎用:黄香活血化瘀,孕妇服用后可能引起流产或早产。因此,孕妇应避免使用黄香。
不宜久服:黄香性苦寒,久服容易伤及脾胃。一般情况下,连续服用时间不宜超过15天。

用法用量

黄香一般煎服,用量为3-6克。也可研磨成粉,外敷于患处。具体用法用量应根据病情和体质,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结语

黄香是一种药用价值丰富的传统中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活血化瘀、解毒消肿等功效。但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虚寒者、孕妇和久病体虚者应慎用,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024-12-01


上一篇:中医宝典:白毛根的功效与用法

下一篇:中药生熟地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