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黄桐木:功效与应用264


黄桐木简介

黄桐木,又名苦楝皮、桐皮、苦楝树皮,为楝科植物苦楝的树皮。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黄桐木性苦、辛,寒,归心、肺、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杀虫的功效。

黄桐木的功效

1. 清热燥湿:黄桐木性寒味苦,具有清热燥湿的作用。适用于湿热内蕴所致的黄疸、水肿、痢疾、带下等症。

2. 解毒杀虫:黄桐木中含有楝素、苦楝内酯等成分,具有解毒杀虫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寄生虫病,如肠道寄生虫、蛔虫、绦虫、蛲虫等。

3. 消炎止痛:黄桐木能消炎止痛,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骨痛、牙龈肿痛等症。

4. 利水消肿:黄桐木具有利水消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5. 抗肿瘤:黄桐木中的楝素等成分具有抗肿瘤作用,可用于辅助治疗恶性肿瘤。

黄桐木的应用

黄桐木可外用或内服。外用时,可研成粉末或煎煮成药液,用于洗浴、敷贴或熏洗。内服时,可煎服或入丸、散。常用剂量为3-10克。

注意事项

1. 黄桐木性寒,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

2.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3. 过敏体质者慎用。

药方示例

1. 清热燥湿汤:黄桐木10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连翘10克,水煎服。用于治疗湿热内蕴所致的黄疸、水肿等症。

2. 解毒杀虫方:黄桐木10克,苦参10克,使君子10克,水煎服。用于治疗寄生虫病。

3. 消炎止痛方:黄桐木1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水煎服。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骨痛等症。

总结

黄桐木是一味清热燥湿、解毒杀虫的中药,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在中医临床上,黄桐木常用于治疗湿热内蕴、寄生虫病、消炎止痛、利水消肿等症。需要注意的是,黄桐木性寒,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

2024-12-28


上一篇:中医药如何治疗高血压?

下一篇:中药大黄的初步认识: 功效与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