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的中药作用与常见中药清单323


活血化瘀中药,是指具有促进血液流动、改善循环、化解瘀血作用的中药。瘀血是指由于气滞、血瘀等原因导致的血液流动不畅,继而形成的病理产物。活血化瘀中药可通过疏通经络、消散瘀滞、改善微循环等方式,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活血化瘀中药的作用* 促进血液流动:活血化瘀中药可扩张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促进血流循环,改善供血不足的情况。
* 化解瘀血:活血化瘀中药可软化、溶解瘀血,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供应,促进瘀滞的消散。
* 活血通络:活血化瘀中药可疏通经络,调畅气血,减轻瘀血引起的疼痛、麻木等症状。
* 消肿止痛:活血化瘀中药可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代谢产物的排出,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

常见活血化瘀的中药

1. 桃仁


桃仁性味苦、辛、温,归心、肝、大肠经,具有活血化瘀、润肠通便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胸痹、瘀滞疼痛、肠燥便秘等症。

2. 红花


红花性味辛、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经闭、痛经、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症。

3. 当归


当归性味甘、辛、温,归心、肝、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血虚血瘀、月经不调、痛经、产后血虚等症。

4. 川芎


川芎性味辛、温,归肝、心、脾经,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胸痹、痛经、跌打损伤等症。

5. 丹参


丹参性味苦、微寒,归心、肝经,具有活血化瘀、凉血消痈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冠心病、血瘀肿痛、痈疽疮疡等症。

6. 三七


三七性味甘、微苦,归肝、胃经,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消肿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出血不止等症。

7. 莪术


莪术性味辛、苦、温,归肝、脾经,具有活血化瘀、燥湿止痒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瘀血肿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湿疹瘙痒等症。

8. 乳香


乳香性味辛、苦、温,归脾、肝、肾经,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痹痛等症。

9. 没药


没药性味苦、辛、温,归脾、肝经,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散瘀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胃痛腹痛等症。

10. 血竭


血竭性味苦、涩、温,归肝、脾经,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出血不止、痛经等症。

使用活血化瘀中药的注意事项* 活血化瘀中药性味辛散,服用过多或长期使用可能损耗气血,故应在医嘱指导下使用。
* 孕期妇女、出血性疾病患者、有出血倾向者禁用活血化瘀中药。
* 活血化瘀中药不宜与抗凝血药物同时使用,以免增加出血风险。

2024-12-05


上一篇:中药长期吃真的副作用大吗?警惕中药滥用!

下一篇:正确认识中药液减肥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