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黄柏的功效与作用244


简介

黄柏,为小檗科植物黄柏或川黄柏的根皮。根部呈横走的主根,直径可达10厘米。外皮黄褐色至灰褐色,有纵向皱纹。内皮黄色,皮部较厚,纤维性强。气微味苦,性寒。归脾、肾、大肠经。

功效与作用

1. 清热燥湿,泻火除烦


黄柏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烦的功效。用于湿热黄疸、湿热痢疾、湿热淋浊、心火亢盛、烦躁失眠等症。

2. 固涩止泻,收敛止血


黄柏性收敛,具有固涩止泻,收敛止血的功效。用于脾虚泄泻、久泻不止、尿频尿急、血痢便血等症。

3.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黄柏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功效。用于痈肿疮毒、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等症。

4. 抗菌消炎


黄柏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肠炎、结膜炎等症。

使用注意

1. 脾胃虚寒者慎用


黄柏味苦性寒,脾胃虚寒者服用后易伤及脾胃,导致腹痛、腹泻等症状。因此,脾胃虚寒者应慎用黄柏,或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 孕妇慎用


黄柏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妇服用后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孕妇应避免服用黄柏。

3. 与不宜同服的药物


黄柏不宜与皂类药物同服,以免影响其疗效。同时,黄柏也忌讳与铁制剂同服,以免产生沉淀,影响吸收。

服用方法

1. 煎服


取黄柏10-15克,加水煎服。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中药配合使用。

2. 泡茶饮用


取黄柏3-5克,加水泡茶饮用。可清热燥湿,泻火除烦。

3. 外用


取黄柏研末,外敷于患处。可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2024-11-29


上一篇:中药枳实:疏肝理气、消积导滞、健脾和胃

下一篇:中药作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