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药用价值及功效174


五味子简介

五味子,又名木防己、乌药、交骨木等,为五加科植物五味子的成熟果实。其主要产于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多生长在林中或山坡灌木丛中。五味子果实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6-8毫米,表面呈暗红色或紫黑色,皱缩不平,果肉柔软,味酸、甜、苦、辛、咸,故名五味子。

中药作用

五味子在中药中是一味重要的补益药,具有补益肝肾、益气生津、涩精固脱等功效。
1. 补益肝肾
五味子味酸,入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生津止渴、益气强身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肾阴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遗尿等症。
2. 益气生津
五味子味甘,入肺脾经,具有益气生津、润肺止咳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肺气虚弱、津液不足所致的咳嗽气喘、口干舌燥、声音嘶哑等症。
3. 涩精固脱
五味子味涩,具有涩精固脱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肾虚所致的遗精、早泄、崩漏带下、脱肛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五味子具有以下药理作用:
1. 增强免疫力
五味子中的木脂素成分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可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抗体的产生。
2. 抗氧化作用
五味子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如木脂素、花青素等,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应激的作用,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3. 保护心血管系统
五味子中的五味子素和木脂素成分具有保护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可降低血脂、血压,改善心肌血供,预防心血管疾病。
4. 抗抑郁作用
五味子中的木脂素成分具有抗抑郁作用,可改善情绪、减轻焦虑。

临床应用

五味子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以下疾病:
1. 肝肾阴虚: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遗尿。
2. 肺气虚弱:咳嗽气喘、口干舌燥、声音嘶哑。
3. 肾虚:遗精、早泄、崩漏带下、脱肛。
4. 神经衰弱:失眠、多梦、健忘、疲劳。
5. 心血管疾病: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
6. 癌症:作为辅助治疗药物,增强免疫力,减轻化疗毒副作用。

用法用量

五味子一般煎服或泡水饮用,用量为6-12克。也可入丸、散剂服用。

注意事项

1. 孕妇禁用
五味子具有收敛固涩作用,孕妇服用可能会引起流产。
2. 感冒发热者慎用
五味子味酸涩,感冒发热者服用可能会加重病情。
3. 与乌头类药物不宜同用
五味子与乌头类药物同用可能会引起中毒。
4. 不宜长期服用
五味子长期服用可能会引起腹泻、脱水等不良反应。

2024-12-06


上一篇:中药肉桂:功效与应用

下一篇:中药美容:天然护肤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