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库 | 赤芍:抗炎止痛,活血化瘀194


中药赤芍的作用赤芍,又名赤芍药、芍药,是芍药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的根。中医学认为,赤芍性微寒、味苦酸,归肝、脾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以下症状:

清热凉血

赤芍味苦,性寒,有清热凉血之效。适用于热盛引起的吐血、衄血、尿血、崩漏、血热妄行等症。如《本草纲目》记载:“赤芍药,凉血止血,通利血络,消痛肿毒。”

活血化瘀

赤芍酸涩收敛,能活血化瘀,散血止痛。适用于瘀血阻滞引起的疼痛、肿胀、瘀滞、经络不通等症。如《神农本草经》记载:“赤芍药,治风痹虚劳,血脉凝滞,二便不通。”

止痛

赤芍中的芍药苷具有镇痛作用,能缓解疼痛。常用于治疗头痛、腹痛、痛经、跌打损伤等症。如《名医别录》记载:“赤芍药,主治腰脊疼痛,女子月事不调,腹中结痛。”

其他功效

此外,赤芍还有清肝明目、通便利尿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肿痛、视物不清,以及便秘、小便不利等症。

用法用量

赤芍一般煎服,用量为10-15克。也可研末或浸酒服用。需要注意的是,孕妇、阴虚血虚者不宜服用赤芍。

注意事项

1. 脾胃虚寒者慎用赤芍。
2. 服用赤芍期间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3. 赤芍不宜与乌头、附子等温热性药物同用。

赤芍的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赤芍中的有效成分主要为芍药苷、赤芍苷、花青素等。这些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抗氧化、降血脂、保护肝脏等多种药理作用。

赤芍的临床应用

在临床中,赤芍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
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脑梗塞等。
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腹痛、腹泻等。
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
外科疾病:跌打损伤、骨折、软组织损伤等。

赤芍的药典收载

赤芍收载于中国药典、日本汉方药典、韩国药典等药典中,是临床常用的中药材。其中,中国药典规定,赤芍为芍药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性状为圆柱形或纺锤形,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质坚硬,断面黄棕色或红棕色,气微香,味微苦酸。

综上所述,赤芍是一种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止痛等功效的中药,在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赤芍性寒,脾胃虚寒者慎用,服用期间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宜与温热性药物同用。

2024-11-29


上一篇:中药桑叶的妙用

下一篇:牡丹皮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