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地榆的功效与应用317


地榆简介地榆,又名地榆草,是蓼科植物蓼的根和茎。其性味苦、涩、微寒,具有清热凉血、止血收敛的功效,在中医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出血证和热性病。

地榆的功效地榆的主要功效如下:
* 清热凉血:地榆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血热妄行引起的各种出血证,如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等。
* 止血收敛:地榆中含有丰富的鞣质和酚类物质,具有收敛止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创伤出血、崩漏、痔疮出血等。
* 清热利尿:地榆性寒味苦,还具有清热利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等证。
* 抗炎消肿:地榆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具有抗炎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扁桃体炎、腮腺炎等。

地榆的应用在中医临床上,地榆常用于治疗以下疾病:
* 出血证: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痔疮出血等。
* 热性病:发热、口渴、烦躁、小便不利等。
* 咽喉肿痛:咽喉肿痛、扁桃体炎、腮腺炎等。
* 水肿:小便不利、水肿等。

地榆的用法用量地榆通常煎服,用量为10-15克。也可研末冲服,或外用洗剂、膏剂等。

地榆的禁忌* 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
* 孕妇慎用。
* 与温热药同用时应注意配伍禁忌。

其他注意事项* 服用地榆期间应注意清淡饮食,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
* 服用地榆后出现腹泻、恶心等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
* 地榆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应咨询医生或药师,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2024-12-07


上一篇:海螵蛸:珍贵的中药材及其广泛药用价值探究

下一篇:浙贝母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