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草:清热解毒、利胆的传统中药128


中药胆草作用胆草,又名地胆草、黄疸草,是菊科植物龙葵的干燥全草。在中医学中,胆草性寒味苦,归肝、胆经,具有清热解毒、利胆退黄的功效。

主要功效
清热解毒:胆草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抑菌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热黄疸、疮毒肿痛等热毒壅盛证。
利胆退黄:胆草中的胆汁酸成分能促进胆汁分泌,改善胆汁循环,帮助排出胆结石,缓解黄疸症状。
消炎止痛:胆草中的挥发油具有消炎镇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咽炎、扁桃体炎等炎症性疾病。
凉血止血:胆草中的绿原酸具有止血收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吐血、衄血等出血证。

临床应用
黄疸:胆草利胆退黄,适用于热性黄疸、湿热黄疸等。
胆囊炎、胆结石:胆草能促进胆汁分泌,缓解胆囊炎和胆结石的症状。
咽炎、扁桃体炎:胆草清热消炎,适用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疮毒肿痛:胆草清热解毒,可用于治疗痈肿疮毒、皮肤感染等。
吐血、衄血:胆草凉血止血,适用于吐血、衄血等出血证。

用法用量胆草一般煎服,每日6-12克。也可外用,捣烂敷于患处。

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胆草。
脾胃虚寒者慎用胆草。
胆草与寒凉药物同用,可增强清热解毒功效。
胆草与温热药物同用,可减轻清热泻火的作用。

现代研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胆草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化合物、胆汁酸、挥发油等,具有以下功效:
抗炎抑菌作用
胆汁分泌促进作用
镇痛抗炎作用
止血收敛作用

这些研究为胆草在治疗黄疸、胆囊炎、咽炎等疾病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4-12-08


上一篇:中药扁豆的功效与应用

下一篇:中药骨皮的药用价值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