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炒白芍的作用:滋补肝血、柔肝止痛168


一、什么是炒白芍?

白芍是芍药的根。经过炮制后,白芍可以分为生白芍和炒白芍两种。炒白芍是在生白芍的基础上,经过文火蜜炙或醋炙炮制而成。炒制的过程中,生白芍的寒性有所减弱,药性变得更加平和,滋补作用更加明显。

二、炒白芍的作用

炒白芍具有滋补肝血、柔肝止痛、益气摄血、敛阴止汗的作用。具体如下:
滋补肝血:炒白芍味甘酸,性平,入肝脾经。具有滋补肝血,养阴柔肝的作用。适用于肝血不足引起的脸色苍白、头晕、眼花、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
柔肝止痛:炒白芍具有柔肝缓急、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肝气郁结引起的胁肋胀痛、腹部疼痛、经前乳房胀痛等症状。
益气摄血:炒白芍具有益气摄血的作用。适用于气虚血虚引起的出血证,如吐血、便血、崩漏等症状。
敛阴止汗:炒白芍具有敛阴止汗的作用。适用于阴虚内热引起的盗汗、自汗等症状。

三、炒白芍的临床应用

炒白芍广泛应用于临床,常用于治疗以下疾病:
肝血不足:面色苍白、头晕、耳鸣、眼花、月经不调、痛经等。
肝气郁结:胁肋胀痛、腹部疼痛、经前乳房胀痛、情绪低落等。
气虚血虚:出血不止,如吐血、便血、崩漏等。
阴虚内热:盗汗、自汗、潮热、心烦失眠等。

四、炒白芍的用法用量

炒白芍的用法用量根据不同的病症而定,一般为6-15g。可煎服、泡水或入丸散服用。需要注意的是,炒白芍不宜与补阳药同用,以免滋腻碍胃。

五、炒白芍的禁忌

孕妇、脾胃虚寒者慎用炒白芍。此外,炒白芍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以免中毒。

六、总结

炒白芍是临床常用的中药,具有滋补肝血、柔肝止痛、益气摄血、敛阴止汗的作用。适用于肝血不足、肝气郁结、气虚血虚、阴虚内热等疾病。在服用炒白芍时,应注意其禁忌和用法用量,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2024-12-08


上一篇:中药山楂:神奇的酸甜果实,养生保健好帮手

下一篇:中药药包减肥的潜在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