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皮入药的功效与作用详解213


橘皮,并非我们日常食用的橘子果肉,而是橘子成熟后剥离下来的果皮。中医药材中将其称为“陈皮”,其药用价值远超我们日常的认知。它不仅香气扑鼻,更蕴藏着丰富的药理活性成分,在中医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治疗多种疾病,并拥有独特的保健功效。本文将深入探讨橘皮(陈皮)在中药中的作用,希望能为大家提供更全面的了解。

一、陈皮的药性与归经

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肺经。 “辛”味能发表散寒,理气行气;“苦”味能燥湿,泻热,降逆气;“温”性能温中散寒,行气止痛。而其归经于脾肺,更说明其在调理脾胃、肺部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二、陈皮的主要有效成分

陈皮的药效与其丰富的化学成分息息相关。主要有效成分包括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多糖类物质等。挥发油中的柠檬烯、α-蒎烯等成分赋予陈皮独特的香气,并具有显著的理气、止咳、平喘作用。黄酮类化合物,如橙皮苷等,则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压等作用。多糖类物质则参与增强机体免疫力。

三、陈皮在中药中的作用

陈皮在中医药领域应用广泛,其主要功效如下:

1. 理气健脾:这是陈皮最主要的功效。陈皮能够疏通脾胃之气,促进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对于脾胃气滞所引起的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疗效显著。常用于治疗胃胀、呕吐、食欲不振等病症。

2. 行气止痛:陈皮的理气作用不仅限于脾胃,也能够缓解胸胁、腹部等部位的疼痛。常用于治疗胸闷、胁痛、疝气疼痛等。

3. 化痰止咳:陈皮具有燥湿化痰的功效,能够清除肺部痰湿,缓解咳嗽、痰多等症状,特别是对于寒湿咳嗽疗效尤佳。常与其他化痰止咳药配伍使用。

4. 降逆止呕:陈皮能够降逆止呕,对于脾胃虚弱、气逆上冲所导致的恶心呕吐,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常用于治疗妊娠呕吐、胃气上逆等。

5. 通调水道:陈皮还有一定的利水消肿作用,能够促进体内水分代谢,有助于缓解水肿等症状。

四、陈皮的临床应用举例

陈皮常被用于多种中成药和方剂的组成部分,例如:

1. 二陈汤:由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组成,具有化痰止咳、理气健脾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痰湿咳嗽。

2. 保和丸:由陈皮、半夏、神曲、山楂等组成,具有消食导滞、和胃健脾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食积胀满。

3. 平胃散:由陈皮、厚朴、苍术、生姜等组成,具有燥湿健脾、理气和中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湿热证。

五、陈皮的选用与炮制

陈皮的药效与炮制方法密切相关。通常所说的陈皮,是指晒干后的橘皮经过一定时间的陈化(一般需一年以上),陈化时间越长,药效越好,其气味也更醇厚。新陈皮辛味较浓,陈皮则苦味较重,药性也更为平和。

六、陈皮的食用方法

除了入药,陈皮也常用于日常饮食中,例如泡茶、煲汤等。陈皮茶具有清香爽口,理气健脾的功效,是不错的保健饮品。在煲汤时加入少许陈皮,能使汤汁更加香浓,并提升药膳的功效。

七、注意事项

虽然陈皮药性温和,但并非人人适用。阴虚火旺、燥咳无痰者应慎用;孕妇应在医嘱下使用;长期服用需咨询专业医生。

总之,橘皮(陈皮)作为一味常见的中药材,其药用价值不容忽视。了解其功效与作用,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保健和治疗作用。 本文仅供参考,具体用药还需咨询专业医师。

2025-05-07


上一篇:警惕!垃圾中药的隐藏副作用及辨别方法

下一篇:中药粉加醋:功效、应用及注意事项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