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80


概述

白鲜皮,为蔷薇科植物蔷薇或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根皮。性微寒,味甘、涩。归肺、胃经。具有清热凉血、生津止渴、利尿通便的作用。主治肺热咳嗽、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热淋涩痛、便秘等症。

药用价值

1. 清热凉血


白鲜皮含有大量鞣质、没食子酸等成分,具有较好的清热凉血作用。可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热症。

2. 生津止渴


白鲜皮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具有一定的生津止渴作用。可用于治疗内热消渴、口干舌燥等症。

3. 利尿通便


白鲜皮中的鞣质和有机酸能刺激肠胃蠕动,促进排尿和排便。可用于治疗热淋涩痛、小便不利、便秘等症。

4. 抗炎消肿


白鲜皮中的鞣质和没食子酸具有抗炎消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扁桃体炎等炎症性疾病。

5. 抗菌抑菌


白鲜皮中的鞣质和没食子酸具有抗菌抑菌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肠炎等感染性疾病。

使用注意事项

1. 白鲜皮性微寒,脾胃虚弱、腹泻者慎用。

2. 白鲜皮不宜与寒凉药同用,以免加重寒性。

3.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避免服用白鲜皮。

4. 白鲜皮与乌梅、五倍子等同用,可增强清热止渴的作用。

用法用量

白鲜皮一般煎服,用量为10-15克。也可入丸、散剂或外用。

总结

白鲜皮是一味常用中药,具有清热凉血、生津止渴、利尿通便等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热淋涩痛、便秘等症。使用白鲜皮时,应注意其性微寒,脾胃虚弱、腹泻者慎用。

2024-12-08


上一篇:止咳良方:中医常用的中药

下一篇:活血化瘀的中药的副作用:小心谨慎,切莫盲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