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菊花:功效、作用及现代研究197


山菊,并非菊科植物菊花的某个特定品种,而是泛指多种生长在山地环境中的菊科植物,其药用价值因种类而异。 许多植物都冠以“山菊”之名,例如野菊花、甘菊、小红菊等,它们在形态、药理作用上存在差异,故本文将主要针对较为常见,且药用价值得到较多研究和应用的几种“山菊”进行探讨,并提醒读者切勿自行采摘和服用,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一、常用“山菊”种类及形态特征:

1. 野菊花 (Chrysanthemum indicum L.): 这是最常被人们称为“山菊”的种类。它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多分枝;叶互生,羽状分裂;头状花序,黄色,边缘舌状花,中央管状花。野菊花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山区,耐寒耐旱,生命力顽强。其干燥头状花序入药。

2. 甘菊 (Chrysanthemum lavandulifolium Makino): 也称药菊,其花朵较野菊花小,呈黄色,气味芳香。甘菊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及华北地区,耐寒性强。其干燥头状花序入药。

3. 小红菊 (Dendranthema zawadskii var. latilobum): 与野菊花相比,其花朵较小,颜色多样,有白色、粉色、红色等。 小红菊的药用价值也得到一定的研究,但应用相对较少。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几种常见的被称为“山菊”的植物,实际应用中还可能涉及其他种类,需谨慎辨别。

二、山菊的主要药用功效与作用:

不同种类的“山菊”药用功效略有差异,但总的来说,它们都具有以下几种作用:

1. 清热解毒: 这是山菊最为重要的药理作用之一。其所含有的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抑制细菌和病毒的作用,能够有效治疗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痈肿疮疡等炎症性疾病。野菊花在这方面的作用尤为显著。

2. 疏风散热: 山菊能够疏散风热,缓解风热感冒引起的症状,如头痛、鼻塞、流涕等。配合其他中药,疗效更佳。

3. 消肿止痛: 山菊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外伤肿痛等。外用时常将其捣烂敷于患处。

4. 抗菌抗病毒: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菊中含有多种具有抗菌抗病毒活性的成分,如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等。这些成分能够抑制多种细菌和病毒的生长繁殖。

5. 其他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山菊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但这些作用的研究尚不完善,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三、山菊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山菊的应用方式多种多样,可以煎汤内服,也可以外用。内服时,一般用量为5-15克,可根据病情调整;外用时,可将鲜品捣烂外敷或煎汤洗涤患处。

需要注意的是:

1. 辨别种类: 不同种类的“山菊”药性有所不同,切勿自行采摘和使用,以免发生意外。 最好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2. 过敏反应: 部分人群对山菊过敏,使用前需进行过敏测试。如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并就医。

3.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山菊的药性较为峻烈,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或避免使用。

4. 脾胃虚寒者慎用: 山菊性凉,脾胃虚寒者应慎用,以免加重病情。

5. 长期服用需咨询医生: 长期服用山菊需咨询医生,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6. 药材来源: 选择正规药店购买的合格药材,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药材,以保证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之,山菊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但其应用需谨慎,必须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用药,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2025-08-07


上一篇:中药三黄汤功效、主治及现代药理研究

下一篇:中药墙纸的功效与作用:健康家居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