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龙骨的药用价值及临床应用详解95


穿龙骨,中药名,并非龙骨,而是多种植物的根茎,因其根茎形状蜿蜒曲折,似龙骨而得名。中医药典中记载的穿龙骨,主要指的是萝藦科植物杠柳的干燥根,也包括其他一些具有相似功效的植物根茎。本文将详细阐述穿龙骨的药用价值、临床应用,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穿龙骨的来源与性味归经

穿龙骨的主要来源是萝藦科植物杠柳(Periploca sepium Bunge)的干燥根。杠柳是一种攀援灌木,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各地。其根呈圆柱形或纺锤形,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有纵皱纹及横向皮孔,质坚硬,断面纤维性,黄白色或淡黄色。此外,部分地区也用其他植物的根茎作穿龙骨使用,例如:
白花蛇舌草穿龙骨:并非真正穿龙骨,其药性与功效与杠柳根区别较大,需谨慎区分。
其他同名异物:一些地区可能将其他具有相似外形的植物根茎也称为穿龙骨,使用时需注意其来源和药性。

穿龙骨味苦、辛,性温。归肝、肾经。

二、穿龙骨的主要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穿龙骨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主要包括:
祛风湿、通经络:这是穿龙骨最主要的功效之一。其有效成分可以缓解风湿痹痛,消除经络阻滞,对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活血化瘀:穿龙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流变性,有助于消除体内瘀血,对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解毒消肿:穿龙骨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创伤愈合,对于毒蛇咬伤、痈肿疮毒等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抗菌作用:一些研究表明,穿龙骨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可以抑制某些细菌的生长。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理作用多基于动物实验或体外实验结果,其临床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三、穿龙骨的临床应用

穿龙骨常用于治疗以下疾病:
风湿痹痛:常与其他祛风湿药配伍使用,如独活、羌活等。
腰腿痛:常与补肾药、活血药配伍使用,如杜仲、川芎等。
跌打损伤:常与活血化瘀药配伍使用,如桃仁、红花等。
痈肿疮毒:常与清热解毒药配伍使用,如金银花、蒲公英等。

临床应用中,穿龙骨通常以煎汤内服为主,也可外用。剂量需根据病情和医嘱确定。

四、穿龙骨的用药禁忌与注意事项

虽然穿龙骨具有多种药用价值,但使用时仍需注意以下禁忌:
孕妇禁用:穿龙骨性温,孕妇服用可能导致流产或早产。
阴虚火旺者慎用:穿龙骨性温,阴虚火旺者服用可能加重病情。
脾胃虚弱者慎用:穿龙骨味苦辛,脾胃虚弱者服用可能引起消化不良。
过敏体质者慎用:部分人群可能对穿龙骨过敏,服用前需进行过敏测试。

任何中药的使用都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用药。如有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五、结语

穿龙骨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在治疗风湿痹痛、活血化瘀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其药性较强,使用时必须遵循医嘱,注意用药禁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对于穿龙骨的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来证实和完善。 切记,本文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的医护人员。

2025-08-26


上一篇:蒲叶的药用价值与临床应用详解

下一篇:化疗中药联合用药:提升疗效,减轻毒副作用?深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