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七力中药的功效与应用78


在中医理论中,“七力”是指七种基本的中药作用,包括祛邪、扶正、调和、补益、攻下、理气和滋阴。这些作用代表了中药治疗疾病的不同方式,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祛邪

“祛邪”是指排除致病因素,如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以及痰、瘀、积等内邪。祛邪类中药可通过发汗、利水、攻下、解毒等方法驱邪外出,恢复机体平衡。代表药物:麻黄、桂枝、石膏、生姜、黄连、大黄

扶正

“扶正”是指增强机体的自身抵抗力,提高抗病能力。扶正类中药可通过补气、补血、补阴、温阳等方法调补脏腑功能,增强气血运行,促进阴阳平衡。代表药物:人参、黄芪、当归、熟地、肉桂、附子

调和

“调和”是指调节阴阳气血的平衡,使机体各脏腑经络协调运作。调和类中药可通过疏肝理气、调和阴阳、活血化瘀等方法平衡失调的脏腑功能,促进气血通畅。代表药物:柴胡、疏肝散、温经汤、活血化瘀方

补益

“补益”是指补充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增强体质,改善虚弱状态。补益类中药可通过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方法补充机体缺失的精气神,增强脏腑功能,提高抗病能力。代表药物:人参、黄芪、当归、阿胶、鹿茸、西洋参

攻下

“攻下”是指泻下积滞,清除肠道内的大便、宿食等有害物质。攻下类中药可通过泻下、润肠、通便等方法排除肠道毒素,促进胃肠蠕动,改善便秘等症状。代表药物:大黄、芒硝、火麻仁、麻子仁丸、承气汤

理气

“理气”是指疏通气机,调理气滞,促进气血运行。理气类中药可通过宣肺、理脾、疏肝、降逆等方法疏通经络,消除气滞,改善胸闷、腹胀、呕吐等气滞症状。代表药物:香附、木香、枳壳、砂仁、半夏、陈皮

滋阴

“滋阴”是指补充阴液,缓解阴虚症状。滋阴类中药可通过养血、养阴、润燥等方法补充机体阴液,改善津液不足、口干舌燥、失眠等阴虚症状。代表药物:生地、麦冬、玉竹、石斛、枸杞、沙参

2024-12-12


上一篇:揭秘中药鸭蛋子的神奇功效

下一篇:中药虎杖的潜在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