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砘中药别名大全104


络砘,又名定风草、天葵子、野大麻、降龙头、补骨碎、野三七、土三七等,是一种中药材,具有祛风止痉、镇痛活血、补益肝肾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湿疼痛、跌打损伤、腰膝酸软等症。

络砘的形态特征

络砘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5米,茎直立,分枝。叶对生,掌状复叶,小叶3-7片,卵形或长圆形,边缘有锯齿。花序为聚伞圆锥花序,着生于茎顶或枝端,花朵密集,花冠白色或淡紫色,呈筒状或钟状。果实为蒴果,卵形或圆形,表面有稜脊,种子多数,小而黑。

络砘的分布

络砘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如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多生长于山坡、路旁、荒地或林下。

络砘的采集与加工

络砘全草均可入药,通常在夏季开花时采收。采收后除去杂质,晒干或烘干,即可入药。

络砘的药性与功效

络砘性温,味苦、涩,归肝、肾经,具有祛风止痉、镇痛活血、补益肝肾的功效。

1. 祛风止痉


络砘中的挥发油、生物碱等成分具有祛风止痉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湿疼痛、头痛眩晕、手足抽搐等症。

2. 镇痛活血


络砘中的皂苷、丹宁等成分具有镇痛活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腰膝酸软等症。

3. 补益肝肾


络砘中的氨基酸、维生素等成分具有补益肝肾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肾阳虚、腰膝无力、遗精滑精等症。

络砘的用法与用量

络砘可内服或外用,内服煎汤或泡酒,外用捣烂敷患处。

1. 煎汤


取络砘15-30克,加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2. 泡酒


取络砘50-100克,浸泡于500 ml白酒中,密封浸泡14天后即可饮用,每日10-20 ml。

3. 外用


取络砘适量,捣烂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络砘的禁忌

络砘性温,不宜久服或过量服用,以免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常见问题1. 络砘与三七的区别

络砘与三七均为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但两者的来源不同。络砘为菊科植物Vernonia cinerea,而三七为五加科植物Panax notoginseng。络砘性温偏凉,三七性温偏热,络砘主要用于风湿疼痛、跌打损伤等症,三七主要用于跌打损伤、出血等症。2. 络砘可以长期服用吗

络砘性温,不宜长期服用或过量服用,以免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一般情况下,服用络砘不超过1个月为宜。3. 孕妇可以服用络砘吗

孕妇应慎用络砘,络砘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能会引起流产。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2024-12-16


上一篇:蒙桂中药别名:溯源历史,探寻药性

下一篇:药名别名,道尽中医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