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苗草的别名与药用价值427


火苗草,又称地肤、扫帚苗、马齿苋等,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火苗草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常生长在田野、路边和荒地等处。火苗草全草可入药,味微苦、性凉,具有清热利尿、凉血止血、解毒消肿等功效。

火苗草的别名火苗草的别名众多,各地叫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
* 地肤:因其叶片形状似地肤而得名。
* 扫帚苗:因其茎叶细长,常被用作扫帚而得名。
* 马齿苋:因其叶片形状似马齿苋而得名。
* 火苗:因其花序鲜红色,形似火苗而得名。
* 血见愁:因其汁液遇水变红,犹如血液,且有止血功效而得名。
* 旱莲草:因其叶片形状似莲叶,且生于旱地而得名。
* 田基黄:因其常生长于田埂之上,且叶片呈黄色而得名。
* 酢浆草:因其叶片味酸,且形状似酢酱草而得名。

火苗草的药用价值火苗草全草可入药,具有清热利尿、凉血止血、解毒消肿等功效。
* 清热利尿:火苗草味微苦、性凉,具有清热利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小便不利、尿路感染等症。
* 凉血止血:火苗草具有凉血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吐血、咯血、便血、痔疮出血等症。
* 解毒消肿:火苗草具有解毒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毒蛇咬伤、蜂蜇、痈肿疮毒等症。

火苗草的用法用量火苗草的用法用量根据不同的疾病而有所不同,一般可煎服、捣汁服、外敷等。
* 煎服:取火苗草30-60克,水煎服,每日1-2次。
* 捣汁服:取新鲜火苗草适量,捣烂取汁,口服,每日1-2次。
* 外敷:取新鲜火苗草适量,捣烂外敷患处,每日1-2次。

火苗草的注意事项火苗草虽为良药,但也有以下注意事项:
* 脾胃虚寒者慎用:火苗草性凉,脾胃虚寒者不宜过多服用,以免加重病情。
* 孕妇慎用:火苗草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孕妇服用可能会导致流产。
* 忌食辛辣刺激食物:服用火苗草期间,应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 不宜久煎:火苗草煎煮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破坏其有效成分。

火苗草是一种具有清热利尿、凉血止血、解毒消肿等功效的中草药。虽然火苗草药用价值丰富,但在使用时也应注意其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反应。

2024-12-03


上一篇:中药材白帆的别名及药用价值

下一篇:中药那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丑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