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玉柴草别名大全,了解其多样魅力139


一、玉柴草的简介

玉柴草,又名金柴胡、小柴胡、金柴胡草、黄柴胡、野柴胡,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属于唇形科柴胡属。其根茎肥厚,叶片互生,开黄白色花,结褐色瘦果。玉柴草分布于我国北方和中部地区,主要生长在山坡、草地和灌丛中。

二、玉柴草的别名

玉柴草拥有众多的别名,体现了其在不同地域和不同时期的不同称谓:
- 金柴胡:因其根茎呈黄色,似柴胡而得名。
- 小柴胡:相较于柴胡,玉柴草的个头较小,故称小柴胡。
- 黄柴胡:因其根茎呈黄色,与柴胡相区别而得名。
- 野柴胡:玉柴草生长于野外,因此又名野柴胡。
- 甘柴胡:玉柴草味甘,故称甘柴胡。
- 淡柴胡:玉柴草味淡,故称淡柴胡。
- 胡芹:玉柴草的叶片形似胡芹,故亦称胡芹。
- 荜茇:出自《本草纲目》,指玉柴草的种子。
- 山柴胡:玉柴草生长于山野之中,故称山柴胡。
- 阳柴胡:玉柴草性味温热,归属阳性药物,故称阳柴胡。
- 双和草:玉柴草具有疏肝和胃的功效,故称双和草。
- 黄花茵陈:因其花为黄色,有茵陈之味,故称黄花茵陈。
- 清肝明目草:玉柴草具有清肝明目的功效,故称清肝明目草。
- 败血丹草:玉柴草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消肿的功效,故称败血丹草。

三、玉柴草的功效与作用

玉柴草作为一味中药,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其主要功效如下:
- 疏肝理气:玉柴草能疏通肝气,缓解肝气郁结引起的胸闷不适、两胁胀痛等症状。
- 和胃止呕:玉柴草能和缓胃气,止呕安胃,治疗胃脘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
- 清热解毒:玉柴草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热毒引起的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疮疖痈肿等症状。
- 利湿退黄:玉柴草能利湿退黄,治疗湿热引起的黄疸、小便不利等症状。
- 祛风除湿:玉柴草能祛风除湿,治疗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等症状。

四、玉柴草的食用方法

玉柴草除了作为药用外,还可以作为食疗佳品,其食用方法主要有:
- 泡茶:取玉柴草10-15克,洗净后放入茶杯中,沸水冲泡,加盖闷泡10-15分钟后饮用。
- 煮汤:取玉柴草30-50克,洗净后放入锅中,加水煮沸,转小火煎煮15-20分钟后饮用。
- 入菜:取玉柴草嫩叶或花蕾适量,洗净后焯水,可凉拌、清炒或炖汤。

五、玉柴草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玉柴草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 孕妇慎用:玉柴草性味温热,孕妇服用可能会导致胎动不安或早产。
- 服用时间:玉柴草宜在饭后服用,可减轻对胃肠道的刺激。
- 剂量掌握:玉柴草的用量应根据病情轻重而定,一般每次服用10-15克,一日不超过30克。
- 禁忌人群:脾胃虚弱、气阴两虚者不宜服用玉柴草。

2024-12-16


上一篇:交白别名揭秘:中药中的“白金”

下一篇:中药台的别名: раскрывая секреты лечебного искусств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