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树中药别名:药用价值全面解析146


清明树,又称苦树、苦竹叶、乌药、打榖棒,是一种落叶乔木,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其药用价值很高,在中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清明树的药用功能

清明树味苦、性寒,入肝、肾经。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消肿、止痛杀虫的功效。主治热淋、湿热黄疸、水肿、跌打损伤、疮毒肿痛、蛇虫咬伤等症。

清明树的中药别名

清明树的中药别名众多,根据其不同的形态、功效或产地而得名,主要有以下几种:
苦树:因其味苦而得名,是清明树最常用的别名。
苦竹叶:叶片形似苦竹,故名。
乌药:叶片晒干后呈黑色,故称乌药。
打榖棒:植株高大,枝干粗壮,形似打榖棒,故得此名。
苦菅:根茎味苦,形似菅草,故称苦菅。
火炭母:叶片捣烂后敷于患处,有消肿散瘀之效,状如火炭,故称火炭母。
黄荆:药材经处理后呈黄色,似荆条,故称黄荆。
苦廉:叶片味苦,有祛廉癖之效,故名苦廉。
臭苦菜:叶片有臭味,味苦,故称臭苦菜。
佛爪苦:叶片掌状分裂,形似佛爪,味苦,故称佛爪苦。
大力士:植株高大,枝叶茂盛,有很强的生命力,故称大力士。
金丝帘:叶片细长,呈绿黄色,垂下如金丝帘,故得此名。
鸡爪草:叶片分五裂,形似鸡爪,故称鸡爪草。
豹骨树:树皮灰白色,有豹骨纹,故称豹骨树。
苦树皮:清明树的树皮,药用价值与叶片相似。

清明树的炮制方法

清明树的炮制方法有多种,根据不同的用途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炮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生用:直接使用鲜叶或晒干的叶片。
炒用:叶片炒至焦黄,以增强其清热燥湿的功效。
炭用:叶片烧成炭,研成细粉,以增强其解毒消肿的功效。
酒浸:叶片浸泡在白酒中,以增强其活血化瘀的功效。
醋淬:叶片在醋中浸泡,以增强其清热解毒的功效。

清明树的临床应用

清明树在临床应用中,常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例如:
清热利湿:清明树配伍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清热利湿的中药,用于治疗热淋、湿热黄疸等症。
消肿散瘀:清明树配伍红花、当归、川芎等活血化瘀的中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疮毒肿痛等症。
解毒杀虫:清明树配伍白芷、蛇床子、雄黄等解毒杀虫的中药,用于治疗蛇虫咬伤、虫积腹痛等症。

清明树的禁忌

清明树虽为中药材,但使用不当也可能产生不良反应,需要注意以下禁忌:
孕妇禁用:清明树性寒,孕妇使用可能导致流产。
脾胃虚寒者慎用:清明树味苦性寒,脾胃虚寒者使用可能会加重脾胃虚寒症状。
长期服用不当:清明树含有生物碱,长期服用不当可能导致肝肾损伤。

结语

清明树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中药材,其别名众多,炮制方法多样,临床应用广泛。但使用清明树时要注意禁忌,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以发挥其最佳疗效,避免不良反应。

2024-12-17


上一篇:中药现麻子别名大全,中医功效与作用介绍

下一篇:水煮绒中药的别名大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