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龙的别名和中药功效210


穿山龙,又名穿地龙、地龙、土龙、川龙、两头尖,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它属于环节动物门、寡毛纲、地龙科,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等地。穿山龙的别名众多,不同地区叫法也不尽相同,以下列出其常见的别名,以供参考:
地龙:由于其栖息于地下,故得名地龙。
穿地龙:以其善于穿土得名穿地龙。
土龙:因其生活在土中而称之为土龙。
川龙:四川地区的穿山龙称为川龙。
两头尖:其头部和尾部较尖而得名。
七节龙:根据其体节数得名,通常为七节。
九节龙:体节数为九时称为九节龙。
百足龙:体节较多时称为百足龙。
千足龙:体节更多时称为千足龙。
地龙子:穿山龙的幼体称为地龙子。

此外,穿山龙还有许多别名,例如地龙王、地龙虫、蚯蚓虫、龙血草、龙骨草、龙骨草蛇、地精、山龙、阴丝龙、地龙王、金龙虫等。这些别名通常根据其形象特征、习性、产地或药性而定。

在中药学中,穿山龙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利水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月经不调、水肿、便血、痔疮等症。穿山龙性味辛温,归肝经和肾经,具有以下药理作用:
活血化瘀:穿山龙含有丰富的蚓激酶,具有溶解血栓、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
通经活络:穿山龙可以促进气血运行,疏通经络,缓解疼痛。
利水消肿:穿山龙具有利尿消肿的功效,可改善水肿症状。
抗炎止痛:穿山龙含有抗炎成分,可以缓解炎症和疼痛。
抗菌消炎:穿山龙对多种细菌和真菌具有抑制作用,可以辅助治疗感染性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穿山龙性温,不宜久服或大量服用,否则可能导致上火、出血等不良反应。孕妇、哺乳期妇女、阴虚血热者慎用。此外,穿山龙不宜与温补类药物同服,以免药性相冲,影响疗效。

总之,穿山龙是一种常见的药材,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利水消肿等功效。需要注意的是,其性温,不宜久服或大量服用,服用前应咨询专业医师。

2024-11-28


上一篇:满天星中药别名大揭秘

下一篇:阿魏的别名:中药瑰宝,名声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