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黄鼠狼别名及其相关知识74


黄鼠狼,又称黄皮子,是一种常见的食肉动物,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它体型较小,体长约30-45厘米,尾长约15-25厘米。黄鼠狼背部毛色呈棕黄色或灰黄色,腹面毛色较浅。它的头部呈三角形,耳朵短而圆,眼睛较小,瞳孔呈椭圆形。

黄鼠狼在中医中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其别名繁多,反映了其不同的形态特征和药用功效。以下是黄鼠狼的常见别名:
黄皮子:因其皮毛呈黄色而得名,是其最常见的别名。
臭鼬:因其受到惊吓时会释放出一种难闻的气味而得名。
香狸:因其腹部腺体能分泌一种香液而得名。
li>黄鼬:因其皮毛呈黄色,且体型较小而得名。
鼬鼠:因其与鼬鼠同属鼬科动物而得名。
白鼬:因其冬季皮毛变为白色而得名。
黑鼬:因其皮毛呈黑色而得名。
水黄鼬:因其喜欢生活在水域附近而得名。
山黄鼬:因其喜欢生活在山区而得名。
地黄鼬:因其喜欢生活在地面上而得名。
鼠黄鼬:因其体型较鼠类大,但与鼠类同属哺乳动物而得名。
土黄鼬:因其喜欢生活在土窝中而得名。
石黄鼬:因其喜欢生活在石头缝中而得名。
老黄皮子:因其年龄较长而得名。
仙黄皮子:传说中的一种神奇黄鼠狼,具有法力。

黄鼠狼全身皆可入药,其中以黄鼠狼的皮、骨、肉、血、尿最为常用。中医认为,黄鼠狼味辛、苦、咸,性温,归肝、脾、肾经。具有祛风湿、活血化瘀、止痛消肿、补肾壮阳、温补脾胃、益气调经等功效。临床上,黄鼠狼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疼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阳痿早泄等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黄鼠狼的某些别名,如臭鼬、香狸,也可能是指其他动物。因此,在使用黄鼠狼入药时,应注意辨别不同动物的特征,避免误用。同时,黄鼠狼药性较强,服用前应咨询专业医师,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2024-12-23


上一篇:中草药的“小秘密”:盗九杆的别名

下一篇:甘草的别名:灵通,中药中的“万能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