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北芪的别名31
北芪,又名党参、黄芪、北党参,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性温,味甘,归脾、肺经,具有益气固表、宣肺止咳的功效。
北芪别名众多,各具特色和寓意。以下是北芪的主要别名及其含义:1. 党参
党参得名于其产地党项羌族地区(今甘肃陇南)。《本草纲目》记载:“党参,生党项,故名。”党参主产于陇南山区,药性平和,补气而不壅滞,是补气的常用药材。2. 黄芪
黄芪因其根茎呈黄色而得名。“芪”字有“扶助”之意,反映了黄芪补气的作用。《神农本草经》将黄芪列为上品,誉为“益精气,充虚劳,止汗,强健,男女服之。”3. 北党参
北党参得名于其产地北方。与南方产的党参相比,北党参具有补气力强、补而不燥的特点,更适合体质虚弱、怕冷的人群。4. 土芪
土芪因其来源于野生黄芪而得名。野生黄芪根茎粗壮,色泽深黄,药性比人工栽培的黄芪更强,故称为“土芪”。5. 芪升麻
芪升麻是由黄芪和升麻两种中药材组成的复方。黄芪补气,升麻升阳,两者配合使用,能增强补气升阳之效,常用于治疗气虚阳衰、表虚不固等症。6. 芪参
芪参是由黄芪和人参两种中药材组成的复方。黄芪补气,人参大补元气,两者配合使用,能增强补气固本之效,常用于治疗气虚体弱、脾胃虚弱等症。7. 乌鸡芪
乌鸡芪是由黄芪和乌鸡两种食材组成的药膳。黄芪补气,乌鸡补血,两者配合使用,能增强补气补血之效,常用于治疗气血两虚、面色苍白等症。
除了上述别名外,北芪还有飘风根、黄精、金针菜、根参、北地芪等别称,反映了其不同的产地、药性特点和用途。
2024-12-23
下一篇:边桂的别名:中医瑰宝,功效显著

虻虫的药用价值及现代研究进展
https://h5cards.com/zhongyaozuoyong/91173.html

乌梅蛇的别名及药用价值深度解析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91172.html

中药祛湿:十个实用良方及辨证施治指南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91171.html

中药功效详解:从药性药理到临床应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91170.html

中药药用部位及功效详解:根、茎、叶、花、果实等
https://h5cards.com/zhongyaozuoyong/91169.html
热门文章

中药别名“砂”一览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5700.html

火苗草的别名与药用价值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277.html

香砂别名,功效及用法大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650.html

木豆:中医常用别名大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134.html

中药牛大力别名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