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中药别名与功效197


蒲公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它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黄疸、尿路感染等疾病。

蒲公英的中药别名* 婆婆丁:蒲公英的别名,因其叶片形状似婆婆丁而得名。
* 黄花地丁:蒲公英的别名,因其花朵为黄色,且生长在地面而得名。
* 茵陈:蒲公英的别名,因其叶片有明显的茵陈蒿气味而得名。
* 鹅黄:蒲公英的别名,因其花朵为鹅黄色而得名。
* 狮牙草:蒲公英的别名,因其叶片边缘有锯齿状,如狮牙一般而得名。
* 尿床草:蒲公英的别名,因其具有利尿的作用,民间常用于治疗小儿遗尿而得名。
* 断肠草:蒲公英的别名,因其叶片中含有苦味物质,食用过多容易引起肠胃不适而得名。

蒲公英的药用价值蒲公英的主要药用价值有:
* 清热解毒:蒲公英含有蒲公英素、蒲公英醇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抗菌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热黄疸、热淋涩痛等疾病。
* 利尿通淋:蒲公英具有利尿通淋的作用,可以促进尿液排出,缓解水肿、尿路感染等症状。
* 消肿散结:蒲公英含有蒲公英酸、蒲公英醇等成分,具有消肿散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淋巴结炎、甲状腺肿大等疾病。
* 护肝利胆:蒲公英具有护肝利胆的作用,可以促进胆汁分泌,缓解胆汁淤积,预防胆结石的形成。

蒲公英的食用禁忌蒲公英虽为药食同源之物,但食用时也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
* 寒性体质者不宜多食:蒲公英性寒,寒性体质者食用过多容易引起腹泻、腰膝酸软等症状。
* 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蒲公英味苦,脾胃虚弱者食用过多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
* 孕妇不宜多食:蒲公英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妇食用过多容易引起流产或早产。
* 服用抗凝血药物者不宜多食:蒲公英具有抗凝血的作用,服用抗凝血药物者食用过多容易引起出血风险。

2024-12-24


上一篇:草莲花的中药别名

下一篇:中药古粉的别名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