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牛子中药别名详解94


石牛子,又名牛膝草、牛膝、石牛膝、红牛膝、山棕榈、漏风参,是唇形科植物毛花牛膝的根茎。它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由于其分布范围较广,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别名,丰富了其文化内涵。

各地别名

华北地区:
* 牛膝
* 石牛膝
* 红牛膝

华东地区:
* 山棕榈
* 漏风参

华南地区:
* 牛膝草
* 石牛膝
* 红牛膝

西南地区:
* 石牛膝
* 红牛膝
* 牛膝参

西北地区:
* 牛膝草
* 石牛膝
* 红牛膝

别名的由来

牛膝:因其根茎粗壮似牛膝而得名。
石牛膝:因其根茎坚硬如石而得名。
红牛膝:因其根茎外皮呈红色而得名。
山棕榈:因其叶片似棕榈叶而得名。
漏风参:因其根茎中空如漏风而得名。

药用价值

石牛子性温、味苦、辛,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络、利尿通淋、消肿止痛之功效。主治腰膝酸痛、筋骨痿软、水肿、跌打损伤等症。

常见用法

石牛子可煎服、泡酒、研粉等。常用量为10-15g。
煎服:取石牛子10-15g,加水煎服,每日1-2次。
泡酒:取石牛子50g,浸泡于500ml白酒中,密封浸泡1-2周后即可饮用。
研粉:取石牛子研成细粉,每次取3-5g,温水冲服。

注意事项

肾阴虚者慎用:石牛子性温,肾阴虚者易耗伤阴液。
孕妇忌用:石牛子具有活血通络之功效,孕妇使用可能会引起流产。
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影响石牛子的药效发挥。

药材产地

石牛子主产于我国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其中,以安徽、浙江、江西等地产者质量最佳。

结语

石牛子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丰富的别名和广泛的药用价值。了解其不同的别名,有助于我们在不同地区准确识别和使用这种中草药,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2024-12-24


上一篇:中药黄精根的别名和功效

下一篇:八角茴香:别名繁多的多用途香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