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劳子:中药界的神奇补肾良药,别名繁多,功效惊人!332


牛劳子,一种在中药领域享有盛名的药材,因其显著的补肾功效而备受推崇。除了“牛劳子”这一主要名称外,它还拥有众多别名,反映出其广泛的应用和悠久的历史。

别名:
牛大力(东北)
牛子(甘肃)
牛儿胆(河北)
牛角子(秦岭)
牛对称(江苏)
地牛胆(广东)
地牛力(江西)
大力子(福建)
山荔枝(广西)
山牛肝(浙江)

药用价值:

牛劳子性味甘、微苦、温,归肾、肝经,具有补肾益精、强筋健骨、散瘀止痛等功效。在中医理论中,肾主水藏精,牛劳子作为补肾良药,可改善肾气不足、精亏血虚等症状。

牛劳子主要用于治疗以下疾病:
肾虚腰痛
筋骨无力
腰膝酸软
滑精早泄
月经不调
跌打损伤
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

牛劳子可入汤剂、药丸、药酒等多种剂型,一般用量为5-10克,也可根据病情适当增减。需要注意的是,牛劳子性温热,不宜久服过多,以免滋腻伤胃。

配伍禁忌:

牛劳子可与其他补肾壮阳药配伍使用,如鹿茸、锁阳等。不宜与寒凉性药物同用,否则会削弱其补肾功效。

禁忌人群:

孕妇、阴虚火旺者、腹胀腹泻者应慎用牛劳子。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结语:

牛劳子作为一味补肾良药,在中药界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其丰富的别名反映了其广泛的应用和显著的功效。在使用牛劳子时,应遵循中医医生的指导,把握正确的用法用量,充分发挥其补肾强身的健康益处。

2024-12-24


上一篇:中药界里的“双面间谍”:双寄虫中药别名揭秘

下一篇:中药玉舍的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