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筒的别名在中药学中有哪些?200
天筒,又称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在中药学中,天筒拥有诸多别名,各有其含义和应用。以下是天筒在中药学中的主要别名及其含义:
1. 北芪
北芪指产于北方地区的黄芪,以甘肃、内蒙古等地出产的黄芪品质最佳。北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气虚无力、自汗、盗汗等症。
2. 南芪
南芪指产于南方地区的黄芪,主要产于四川、云南等地。南芪味甘、微苦,性凉,归脾、肺经,具有益气补虚、清热生津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气虚津亏、体倦乏力、口渴等症。
3. 党参
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的根,与黄芪同属补气药材,但党参性偏凉,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益肺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气虚血虚、脾胃虚弱、气短乏力等症。
4. 红芪
红芪是黄芪经过特殊加工后制成的,外观呈红棕色。红芪味甘、性温,归心、肺经,具有补气活血、托疮生肌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气虚血瘀、疮疡难愈、子宫脱垂等症。
5. 黄蓍
黄蓍是黄芪的另一种写法,与天筒同为黄芪的别名,具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气虚无力、自汗、盗汗等症。
6. 升阳参
升阳参指具有补气升阳功效的黄芪,常用于治疗气虚下陷导致的脱肛、子宫脱垂等症。升阳参的补气之力较强,适用于气虚严重且下陷明显的患者。
7. 补气王
补气王是黄芪的雅称,寓意其强大的补气功效。黄芪素有“补气之最”的美誉,是中药学中补气要药,常用于治疗各种气虚证候。
8. 元气草
元气草也是黄芪的别名,强调其补益元气的作用。元气是人体的根本,黄芪通过补气可以增强元气,从而改善机体的整体健康状态。
9. 羊须根
羊须根是黄芪的形象比喻,因其根须细长,形似羊须而得名。羊须根具有补气固卫、升阳举陷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气虚表虚、自汗、盗汗等症。
10. 黄耆根
黄耆根是黄芪的别名,指黄芪的根部入药。黄耆根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气虚无力、自汗、盗汗等症。
11. 蒙古黄芪
蒙古黄芪是黄芪的一个变种,主要产于蒙古地区。蒙古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固表、益气生津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气虚表虚、自汗、盗汗等症。
12. 膜荚黄芪
膜荚黄芪是黄芪的另一个变种,主要产于我国西北地区。膜荚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气虚无力、自汗、盗汗等症。以上是天筒在中药学中的主要别名,每个别名都反映了黄芪不同的功效和特点,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证候和病情选择合适的别名,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024-12-24
下一篇:中药夏双珠别名有哪些?

林蛙药用价值及功效详解:滋阴补肾、润肺止咳的珍贵药材
https://h5cards.com/zhongyaozuoyong/91227.html

中医祛湿药大全:功效、分类及使用须知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91226.html

泽漆中药别名大全及药性功效详解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91225.html

卧羊草的别名及功效详解:你不知道的药用植物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91224.html

伏辣子药用价值及现代研究:功效、作用与应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91223.html
热门文章

中药别名“砂”一览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5700.html

火苗草的别名与药用价值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277.html

香砂别名,功效及用法大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650.html

木豆:中医常用别名大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134.html

中药牛大力别名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