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耆的中药别名232


老耆,又名山茱萸,是一种中药材,具有补肝肾、益精血、涩酸止汗的功效。由于其形态特征和治疗效果,老耆还有许多别名,流传于民间和中医学界,其中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山萸肉

山萸肉是老耆的果实,因其肉质多汁,色泽红润,形似山萸而得名。其味酸涩,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益精血、固涩精气的作用。

2. 山萸子

山萸子是老耆的种子,因其形状似小珠子,且生长在山间,故称之为山萸子。其味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益精血、敛汗涩精的功效。

3. 吴萸

吴萸是老耆的别名,源于其原产地。相传,老耆最早发现于吴地,故称之为吴萸。其性温,味苦涩,归肝肾经,具有温阳健脾、散寒止痛、降逆止呕的功效。

4. 女贞子

女贞子是与老耆相似的中药材,但并非同一种植物。因其果实和老耆的果实外观相似,且都具有补益肝肾的作用,故称之为女贞子。其味甘酸,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乌发明目、补血养颜的功效。

5. 枸杞子

枸杞子也是与老耆相似的中药材,但并非同一种植物。因其果实和老耆的果实外观相似,且都具有补益肝肾的作用,故称之为枸杞子。其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明目强身、润肺止咳的功效。

6. 地骨皮

地骨皮是老耆的根茎部,因其生长在地下,且根茎细长,形似骨头,故称之为地骨皮。其味苦,性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的功效。

7. 旱莲草

旱莲草是老耆的别名,源于其外观。老耆的花序酷似莲花,但生长在旱地,故称之为旱莲草。其味苦涩,性凉,归肝胆经,具有清热利湿、明目退翳、解毒消肿的功效。

8. 补骨脂

补骨脂是老耆的别名,源于其功效。老耆具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的功效,故称之为补骨脂。其味辛,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祛风散寒的功效。

9. 仙灵脾

仙灵脾是老耆的别名,源于其民间传说。相传,老耆是一种仙草,可以延年益寿,故称之为仙灵脾。其味甘苦,性温,归脾肾经,具有补益脾肾、健脾益气、温肾壮阳的功效。

以上便是老耆的常见别名,这些别名反映了老耆的形态特征、产地、功效等不同方面。在中药材的使用中,了解老耆的别名有助于准确辨识和应用,发挥其应有的药效。

2024-12-24


上一篇:中药青苔草虫的别名

下一篇:中药翘曲的别名与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