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化痰的药材别名大盘点230
脾主运化,运化水谷精微,脾虚则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聚而成痰。中医治疗脾虚痰湿,常会使用健脾化痰的中药。这些中药不仅可以健脾益气,还能化痰利湿,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下面就为大家盘点一些健脾化痰的中药别名,以便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辨识和使用。
党参
别名:北参、紫党参、生晒党参
党参性平味甘,归脾、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气弱、肺虚咳嗽、气血不足等症。
白术
别名:苍术、白茯苓、山茯苓
白术性温味苦,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泻止痢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湿盛、食少便溏、水肿泄泻等症。
茯苓
别名:茯神、茯苓皮、天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淡,归心、脾、肺经。具有健脾益胃、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水肿、心悸失眠、小便不利等症。
山药
别名:薯蓣、怀山药、淮山药
山药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具有健脾益胃、补肺益肾、益气养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食少、肺虚咳嗽、肾虚腰膝酸软等症。
莲子
别名:莲肉、莲心、藕节
莲子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具有健脾益胃、养心安神、清热泻火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食少、心慌失眠、暑热烦躁等症。
芡实
别名: 鸡头米、薏苡仁、苡仁
芡实性平味甘涩,归脾、肾经。具有健脾益肾、止泻固涩、消肿利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泄泻、肾虚遗尿、水肿胀满等症。
薏米
别名:薏仁、苡米、稃苡
薏米性平味甘淡,归脾、肺、肾经。具有健脾益胃、利水渗湿、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湿盛、水肿胀满、湿热黄疸等症。
陈皮
别名:橘皮、广陈皮、新会陈皮
陈皮性温味苦辛,归脾、肺经。具有健脾理气、燥湿化痰、疏肝理气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气滞、痰湿咳嗽、肝气郁结等症。
半夏
别名:法半夏、姜半夏、小半夏
半夏性温味辛,归脾、肺、胃经。具有化痰止呕、燥湿化痰、消食开胃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痰湿咳嗽、呕吐噫气、食积腹胀等症。
厚朴
别名:朴树皮、朴硝、朴消
厚朴性温味苦辛,归脾、肺、胃经。具有健脾理气、燥湿化痰、消食导滞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气滞、痰湿咳嗽、食滞腹胀等症。
佩兰
别名:兰草、佩兰草、水香草
佩兰性温味辛,归脾、肝经。具有健脾益气、化痰利湿、疏肝理气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湿盛、痰湿咳嗽、肝气郁结等症。
砂仁
别名:香砂、百部、缩砂
砂仁性温味辛,归脾、胃、肺经。具有健脾温胃、理气化痰、行气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胃寒、呕吐泄泻、脘腹疼痛等症。
藿香
别名:香薷、九层塔、苏薄荷
藿香性温味辛,归脾、胃、肺经。具有健脾化湿、芳香化浊、解暑止泻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湿盛、暑湿感冒、泄泻腹痛等症。
香附
别名:益母草、白芷、川芎
香附性温味辛,归脾、肝经。具有健脾理气、疏肝理气、调经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气滞、肝气郁结、月经不调等症。
2024-12-25
上一篇:月见红别名及功效详解
下一篇:角参的常用中药别名

有效祛湿的中药片剂及服用注意事项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91442.html

中药女贼:那些你不知道的别名和背后的故事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91441.html

祛湿除湿热:中药材功效与搭配详解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91440.html

中药泡脚祛湿:方剂、功效及注意事项详解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91439.html

渚石功效与作用详解:药用价值、现代研究及注意事项
https://h5cards.com/zhongyaozuoyong/91438.html
热门文章

中药别名“砂”一览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5700.html

火苗草的别名与药用价值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277.html

香砂别名,功效及用法大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650.html

木豆:中医常用别名大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134.html

中药牛大力别名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