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儿茶的别名及相关知识301


儿茶是一种中药材,又名乌儿茶、白药茶、儿茶子、没食子儿。它是一种干燥的球形果实,直径约5-10毫米,表面呈灰棕色或黑棕色,质地坚硬。儿茶广泛分布于中国南部和东南部地区,以广西、广东、福建等地出产的品质最佳。

别名

儿茶在不同的地区和文献中有多种不同的别名,主要包括:* 乌儿茶
* 白药茶
* 儿茶子
* 没食子儿
* 儿茶实
* 诃梨勒果

药性

儿茶性味苦涩,寒凉,归肺、脾、胃经。具有收敛止血、消炎解毒、祛风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吐血、便血、痢疾、脱肛、痔疮、风湿痹痛等病症。

主要成分

儿茶的主要有效成分是鞣质,含量约为50%-80%。鞣质具有收敛止血、消炎解毒的作用。此外,儿茶还含有没食子酸、没食子酸鞣酸、黄酮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等多种成分,共同发挥药效。

临床应用

儿茶在临床应用中主要用于治疗以下病症:* 吐血、便血:儿茶具有收敛止血作用,可用于治疗肺结核咯血、胃溃疡出血、肠炎出血等出血性疾病。
* 痢疾、脱肛:儿茶具有消炎解毒、收敛止泻作用,可用于治疗急性痢疾、慢性痢疾、脱肛等肠道疾病。
* 痔疮:儿茶具有消炎止痛、收敛止血作用,可用于治疗内痔、外痔等痔疮疾病。
* 风湿痹痛:儿茶具有祛风解毒、活血止痛作用,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性疾病。

用法用量

儿茶一般内服,研粉或煎煮成汤剂服用。常用量为3-10克。外用时,可研成粉末撒在患处或制成洗剂或膏药使用。

禁忌

以下人群不宜服用儿茶:* 孕妇
* 阴虚内热者
* 脾胃虚寒者

注意事项

服用儿茶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儿茶不宜久服或过量服用,以免引起便秘、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 儿茶不宜与碱性药物、金属药物同服,以免降低其药效。
* 服用儿茶后若出现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儿茶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止血、消炎、祛风解毒的功效。在临床应用中主要用于治疗吐血、便血、痢疾、痔疮、风湿痹痛等疾病。服用儿茶时应注意其禁忌和注意事项,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2024-12-01


上一篇:中药药材别名大揭秘

下一篇:中医妙方:青皮,消炎清热解郁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