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之药:中药界的别名大盘点189
中药文化博大精深,其药材种类繁多,且每个药材均有诸多别名,令人眼花缭乱。这些别名既有形象生动的,也有晦涩难懂的,它们背负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内涵。
一、形似取名
中药名称常常根据药材的形状特点来命名,例如:
地黄:其根茎呈黄色,状似土鳖,故名。
牛膝:其根弯曲如牛膝,故名。
天麻:其根茎粗壮,形似乌鸦嘴,故名。
二、功效取名
有的中药名称根据其疗效功能而命名,例如:
益母草:具有调经止痛之效,故名。
黄连:味苦性寒,清热解毒,故名。
当归:补血调经,故名。
三、部位由来
一些中药名称取自药材的特定部位,例如:
首乌:用何首乌的根入药,故名。
枸杞子:用枸杞的果实入药,故名。
菊花:用菊花的头状花序入药,故名。
四、方言称谓
中药名称也受方言影响,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称谓,例如:
丹参:在北方称为赤根、血参,在南方称为红参、血丹参。
黄精:在北方称为鸡头参,在南方称为玉竹。
地骨皮:在北方称为壮骨草,在南方称为鸡矢藤。
五、引经据典
还有不少中药名称源于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或诗词名句,例如:
人参:因其形似人形,故取名“人”,后加“参”字以示尊重。
灵芝:传说中为仙草,故名。
茯苓:取自“茯会神灵”之意,传说为神仙服用的灵药。
六、其他来源
此外,中药名称还可能来自少数民族语、外国语以及谐音等,例如:
三七:取自彝族语中数字“三”和“七”的音译。
阿胶:取自马胶的谐音。
洋参:源于美洲参,因其原产于国外,故称“洋参”。
总之,中药别名繁多,其来源丰富多彩,不仅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也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想象力。了解这些别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使用中药,传承中华医药文化的精髓。
2024-12-01
上一篇:中医药材桃红的别名大全
下一篇:红海蛤的别名
祛湿中药后便秘?揭秘原因,教你润肠通便,不再“干”着急!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99451.html
告别疲惫倦怠,重焕活力:中医祛湿补气药方与体质调理全攻略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99450.html
告别湿气:深度解析中药祛湿泡澡古方与实用配方,轻松调理体内湿气!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99449.html
灯心草功效与作用全解析:清心安神、利尿通淋的古老智慧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99448.html
服用祛湿中药:身体给你的信号!——效果、反应与注意事项全解析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99447.html
热门文章
中药别名“砂”一览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5700.html
火苗草的别名与药用价值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277.html
香砂别名,功效及用法大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650.html
木豆:中医常用别名大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134.html
中药牛大力别名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