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中黄中药别名318

##
甘中黄,又称灵芝草、茵陈蒿、苦蒿、鸭跖草等,是一种多年生的药用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它具有清热利湿、疏肝利胆、健脾和胃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肝胆热症、脾胃湿热、脚气浮肿等疾病。


别名由来
* 灵芝草:因其外形似灵芝而得名。
* 茵陈蒿:因其叶片宽大,似茵陈而得名。
* 苦蒿:因其味苦而得名。
* 鸭跖草:因其叶片形状似鸭跖而得名。


植物特征
甘中黄为菊科植物,株高可达1米。茎直立,圆柱形,有稜。叶互生,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叶缘浅裂或羽状深裂。花黄色,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瘦果圆柱形,有5条纵稜。


药用价值
甘中黄全身均可入药,其中以全草入药最为常见。
主要成分:挥发油、黄酮类、生物碱、苦味素等。
功效:清热利湿、疏肝利胆、健脾和胃、消炎止痛。
主治:
* 肝胆热症:如胆囊炎、胆结石、黄疸等。
* 脾胃湿热:如腹泻、痢疾、呕吐等。
* 脚气浮肿:如水肿、小便不利等。
* 消炎止痛:如跌打损伤、风湿骨痛等。


用法用量
* 煎服:取甘中黄全草30-60克,加水煎服,每日1剂。
* 泡茶:取甘中黄全草10-15克,放入保温杯中,加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 外用:将甘中黄全草捣烂外敷,可治疗跌打损伤、风湿骨痛等。


注意事项
* 禁忌:孕妇慎用。
* 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
* 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 长期服用:可导致肝脾损伤。


相关药材
与甘中黄功效相似的药材有:
* 茵陈:清热利湿、疏肝利胆。
*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
* 蒲公英: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结语
甘中黄是一种药用价值丰富的传统中药,具有清热利湿、疏肝利胆、健脾和胃等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肝胆热症、脾胃湿热、脚气浮肿等疾病。但需要注意,甘中黄不宜长期服用,以免损伤肝脾。

2024-12-01


上一篇:中药寸冬:别名荟萃,功效奇绝

下一篇:中医药材桃红的别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