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黄的别名及其蕴含的文化底蕴97
桑黄,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因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文化内涵,在中医药领域备受推崇。它拥有众多别名,每个别名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医疗知识,值得我们细细探究。
血余、桑耳
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桑黄被称为“血余”,意为“伤者血流不止时用此止血”。这是因为桑黄具有止血的作用,在民间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出血症。此外,它还有“桑耳”之称,因其形似桑叶而得名,更准确地描述了它的外形特征。
紫芝、神芝
桑黄因其颜色呈紫红色,故而得名“紫芝”。相传在古代,只有皇室贵族才能享用紫芝,因此它被誉为“神芝”。民间流传着紫芝能延年益寿、强身健体的传说,反映了人们对桑黄养生功效的肯定。
榔榆、金耳
在某些地区,桑黄被称为“榔榆”,因其质地坚硬,与榔榆树相似。而“金耳”的别名则源于桑黄在干燥后呈金黄色,酷似金耳环,既形象又美观。
树鸡、金鸡
桑黄独特的形态也赋予了它“树鸡”和“金鸡”的别名。它常寄生在桑树、榆树等阔叶树的枯死树干上,形似鸡冠,故称“树鸡”。而干燥后的桑黄呈金黄色,酷似金鸡,因此得名“金鸡”。
五灵芝、百灵芝
桑黄在民间还被称为“五灵芝”和“百灵芝”,反映了人们对它药用价值的极高评价。传说灵芝有五种颜色,桑黄因其色泽紫红,被称为“五灵芝”。而“百灵芝”之称更是赞美桑黄拥有众多功效,可治百病。
除了以上别名外,桑黄还有“神草”、“圣药”、“不老草”等美称,充分反映了人们对它的崇敬和推崇。这些别名不仅是桑黄不同属性的体现,更承载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医药智慧和文化底蕴。
桑黄的别名可谓丰富多彩,每个别名背后都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通过了解这些别名,我们不仅加深了对桑黄的认识,也领略了中华医药文化的多姿多彩和博大精深。
2024-12-02
上一篇:伏水中药,别名大揭秘

中药辟邪: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的碰撞
https://h5cards.com/zhongyaozuoyong/59979.html

健脾祛湿:详解十款经典中药方剂及适用人群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59978.html

强筋骨祛湿:中药酒的配方、功效与制作方法详解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59977.html

金果:功效、作用及现代药理研究
https://h5cards.com/zhongyaozuoyong/59976.html

活珠子药用价值及现代研究:功效、禁忌与应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zuoyong/59975.html
热门文章

中药别名“砂”一览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5700.html

火苗草的别名与药用价值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277.html

香砂别名,功效及用法大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650.html

木豆:中医常用别名大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134.html

中药牛大力别名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