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拔契的另类称呼8


中药拔契,又称“牛膝”,是茜草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它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是一种重要的药材,被广泛用于治疗风湿性疾病、跌打扭伤、活血化瘀等症状。

拔契这个名称源于其拔出毒刺的功效。在古代,人们经常被荆棘等有刺植物扎伤。拔契具有消炎止痛、解毒拔毒的功效,将其捣烂敷于伤口,可以有效拔出毒刺,减轻疼痛和炎症。

随着时间的推移,拔契在民间流传开来,人们根据其不同的功效和用途,给它起了许多别名,这些别名形象生动,反映了拔契的药用价值和特点。

拔契的常见别名

1. 牛膝


牛膝是拔契最常见的别名,也是其正式药用名称。相传古代有一头牛被荆棘刺伤,牛疼痛难忍,四处乱窜,偶然间发现了拔契,食用后毒刺被拔出,疼痛缓解。人们以此为契机,将其命名为“牛膝”。

2. 通天根


拔契根部粗壮,形如人腿,且具有活血通络的功效。人们将其比喻为贯通天地的“通天根”,寓意其药力强大,能深入病灶,疏通经络。

3. 茜草根


拔契属于茜草科植物,其根部富含茜草素,呈暗红色,故又称“茜草根”。茜草素具有抗菌消炎、活血化瘀的功效,是拔契的主要药用成分。

4. 追风藤


拔契性温味苦,入肝经,具有祛风湿、活血散瘀的功效。民间常将其与其他祛风药材配伍使用,治疗风湿性疾病。因其祛风效果显著,故得名“追风藤”。

5. 大筋草


拔契对跌打损伤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消肿止痛、活血化瘀。人们将其称为“大筋草”,寓意其对筋骨肌肉损伤的疗效突出。

6. 三七草


拔契与著名中药“三七”同科同属,其药用价值也与三七相似,具有止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民间将其称为“三七草”,意为其药效与三七不相上下。

7. 金不换


拔契药效显著,在民间备受推崇,有人甚至将其称为“金不换”。这反映了人们对拔契极高的评价和认可,认为其价值远超黄金。

拔契是我国传统医学中常用的中药材,其别名众多,反映了其丰富的药用价值和民间应用。这些别名形象生动,既体现了拔契的功效,也表达了人们对它的重视和喜爱。

2024-12-02


上一篇:枳鹤颖鹈:中医滋补药用奇葩

下一篇:九里明中药的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