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别名大揭秘:絮中药有哪些?225


絮中药,是指性状轻盈蓬松的中草药。它们通常质地细腻,易于被风吹散,故而得名。絮中药在中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利尿通淋等功效。

1. 白茅根

别名:茅根、白茅根草

白茅根性寒味甘,具有清热利尿、渗湿止泻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热淋、尿道感染、黄疸、浮肿等症。

2. 菊花

别名:滁菊、怀菊、贡菊

菊花性味甘苦,具有清热解毒、明目降压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头疼眩晕、目赤肿痛、高血压等症。

3. 连翘

别名:萱花、翘摇

连翘性微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麻疹、风疹、咽喉肿痛、乳腺炎等症。

4. 海藻

别名:昆布、紫菜、海带

海藻性寒味咸,具有软坚散结、通便排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甲状腺肿大、乳腺增生、消化不良等症。

5. 蒲公英

别名:婆婆丁、黄花郎

蒲公英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等症。

6. 芦荟

别名:库拉索芦荟、洋芦荟

芦荟性凉味苦,具有清热解毒、通便润燥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烧伤、烫伤、痤疮、便秘等症。

7. 车前草

别名:车前、车轮草

车前草性寒味甘,具有清热利尿、明目降压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尿路感染、肾炎、高血压等症。

8. 马鞭草

别名:江西草、臭根草

马鞭草性凉味苦,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等症。

9. 紫草

别名:赤根草、骨碎补

紫草性寒味苦,具有清热凉血、活血通经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疮疡肿毒、咽喉肿痛、跌打损伤等症。

10. 地骨皮

别名:灯芯草、天葵

地骨皮性寒味苦,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热病烦渴、咽喉肿痛、肺热咳嗽等症。

絮中药具有性轻质松、易于被风吹散的特点,在选用时应注意轻拿轻放,避免药材流失。另外,絮中药一般不宜久煎,以免药效挥发,影响疗效。

2024-12-03


上一篇:蛇莓别称大揭秘,了解这些别称了解其独特魅力

下一篇:治肾结石的中药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