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木:中药界的“变色龙”,拥有众多别名24


赤木,一种常见的灌木或小乔木,因其独特的药用价值而被广泛应用于中医疗法中。然而,它的别名之多令人惊讶,就像中药界的“变色龙”,让不少人眼花缭乱。

赤木的常见别名:
血见愁
茜木
乌木
红木
山血木
佛指甲

其他较不常见的别名:
青娘子
铁青树
水茜
紫茜草
血草
血刺
铁心木
板蓝根
小血见愁

别名由来:

这些别名大多源于赤木的形态、药用功效或产地特色。例如:* 血见愁:因其茎叶折断后流出的红色汁液,令人触目惊心,故称“血见愁”。
* 茜木:由于其木质呈红色,与茜草相近,故名“茜木”。
* 乌木:指其木质坚硬、呈现深褐色或黑色,宛如乌木。
* 山血木:产于山中,且富含红色汁液,故得名“山血木”。
* 佛指甲:叶脉隆起,形似佛祖的手指,故称“佛指甲”。

药用价值:

赤木入药部位为根茎、叶和树皮,具有止血、消炎、利尿、解毒等功效。主要用于以下症状:* 外伤出血
* 痢疾腹泻
* 咽喉肿痛
* 蛇虫咬伤

注意事项:

赤木虽然药用价值很高,但性微寒,服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脾胃虚寒者慎用。
* 过量服用可能导致腹泻、恶心等不适症状。
* 与其他止血药同时服用时,应咨询医生或药师。

了解赤木及其众多别名,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这种中药。在使用赤木治病时,务必遵循医嘱,正确把握剂量,方能发挥其良好的药效。

2024-12-03


上一篇:中药中的别名风云

下一篇:百草别名谱:中药异名的趣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