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葵的中药别名343


秋葵,又名羊角豆、黄秋葵、潺槁、七姊妹、白玉双全、香葵、雕瓜、角果、玉果、毛茄,是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印度,现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中国南方,尤其是两广、福建、海南等地种植较多。

秋葵的药用价值

秋葵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尿通便、润燥滑肠、消肿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疗痢疾、便血、痔疮、尿路感染、咳嗽咳喘、咽喉肿痛、痈肿疮毒等症。

秋葵的别名由来

羊角豆


因秋葵的果荚呈羊角状,故得名羊角豆。

黄秋葵


因秋葵的果皮通常为淡黄色,故得名黄秋葵。

潺槁


潺槁为秋葵的古称,因其果皮柔滑粘滑,像潺潺流水,故得名潺槁。

七姊妹


秋葵的花通常为七朵一簇,故得名七姊妹。

白玉双全


因秋葵的果肉洁白如玉,且营养丰富,故得名白玉双全。

香葵


因秋葵的花朵散发出淡淡的香味,故得名香葵。

雕瓜


因秋葵的果荚上布满棱角,形状像雕刻的花纹,故得名雕瓜。

角果


因秋葵的果荚呈角状,故得名角果。

玉果


因秋葵的果肉洁白如玉,故得名玉果。

毛茄


因秋葵的果荚表面有较多短柔毛,故得名毛茄。

秋葵的药用应用

清热解毒


秋葵性寒,能清热解毒,常用于治疗痢疾、便血、尿路感染等症。

凉血止血


秋葵含有丰富的维生素K,能促进血液凝固,凉血止血,常用于治疗痔疮、吐血、衄血等症。

利尿通便


秋葵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胃蠕动,利尿通便,常用于治疗便秘、尿路结石等症。

润燥滑肠


秋葵果肉黏滑,能润燥滑肠,常用于治疗肠燥便秘等症。

消肿止痛


秋葵根茎含有消炎止痛成分,能消肿止痛,常用于治疗痈肿疮毒、咽喉肿痛等症。

秋葵的使用禁忌

1. 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秋葵,以免加重腹泻症状。

2. 秋葵性寒,经期女性不宜食用,以免加重痛经症状。

3. 秋葵含有草酸,肾结石患者不宜多食,以免加重病情。

2024-12-03


上一篇:中药君山别名多样,药用价值颇丰

下一篇:中药漂白剂揭秘:市面常见漂白中药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