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仁中药的别名与药用功效373


大仁,又名粗仁、大椿仁、方仁、圆仁、桃仁等,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它来源于桃树(Prunus persica)的种子,经加工后可入药。大仁具有润肠通便、活血化瘀、降气止咳等功效,在中医学中应用广泛。

别名

大仁拥有众多别名,这与不同地区和方言的差异有关。以下是常见的大仁别名:* 粗仁
* 大椿仁
* 方仁
* 圆仁
* 桃仁
* 垂仁
* 天桃仁
* 苦桃仁
* 岭南桃仁
* 南桃仁

药用功效

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大仁性味苦、甘、温,归肝、心、大肠经,具有以下药用功效:

1. 润肠通便


大仁含有丰富的油脂和膳食纤维,可以润滑肠道、促进肠蠕动,缓解便秘症状。适用于大便干燥、肠道不通畅等症。

2. 活血化瘀


大仁中含有桃仁甙和苦杏仁甙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作用。适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胸痛、腹痛、月经不调等症。

3. 降气止咳


大仁具有降气化痰、宣肺止咳的功效。适用于咳嗽气喘、痰多等症。同时,大仁还具有平抑肝气、疏肝解郁的作用,适用于肝气郁结引起的胁肋胀痛、情绪烦躁等症。

4. 其他功效


除了上述主要功效外,大仁还具有以下药用价值:* 止痛:适用于跌打损伤、疼痛等症。
* 驱虫:适用于蛔虫、蛲虫等寄生虫感染。
* 美容:大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美容养颜、改善肤质的作用。

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大仁性味偏温,过量食用可能会引起燥热、口干等不适。以下情况不宜服用大仁:* 孕妇
* 阴虚血热者
* 大便溏泻者

煎服方法

大仁一般煎服,用量为5-10克。煎煮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破坏其有效成分。煎煮后取汁服用,每日1-2次。

结语

大仁是一种历史悠久、应用广泛的中药材,具有润肠通便、活血化瘀、降气止咳等功效。在使用大仁时,应遵循医嘱,正确把握用量和禁忌,以保证安全有效地发挥其药用价值。

2025-01-18


上一篇:中药的星光璀璨:天文别名揭秘

下一篇:薤白别名盘点:从山蒜到小蒜,了解它的多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