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里的玉米:别名竟然这么多?340


玉米,作为一个古老而重要的农作物,不仅是人类重要的粮食来源,在中药领域也占有一席之地。中药中,玉米的别名繁多,体现了其在中医药中的广泛应用和丰富的药用价值。

一、苞谷

苞谷是玉米最常见的别名,起源于其形态特征。"苞"意为包,"谷"指粮食,形象地描述了玉米穗外面被苞叶包裹的样子,故称苞谷。

二、珍珠米

玉米粒圆润饱满,晶莹剔透,酷似珍珠,故得名珍珠米。该别名主要用于描述玉米粒的外观特征,突出了其美观性。

三、玉蜀黍

"玉蜀黍"一词最早出现于明代,由"玉"、"蜀"、"黍"三字组成。"玉"代表玉米粒的晶莹剔透;"蜀"取自玉米原产地美洲;"黍"是一种古代谷物,与玉米有相似之处。该别名寓意着玉米的珍贵和来自异域的特性。

四、六谷子

六谷子是玉米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种俗称。古代将稻、黍、稷、麦、菽、麻称为"六谷",玉米传入中国后,由于其颗粒饱满、产量高,与"六谷"相近,故得名六谷子。

五、棒子

"棒子"一词通俗易懂,直观地反映了玉米的长穗状外形。该别名广泛流传于我国北方地区,充分体现了玉米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和重要性。

六、老玉米

老玉米指成熟、干燥后的玉米。与鲜玉米相比,老玉米水分较少,质地坚硬,味道甘甜。该别名主要用于药用,突出了玉米的药用价值。

七、玉米须

玉米须是玉米植株开花后长出的丝状物,具有利尿消肿、止血明目的功效。因此,玉米须作为一种中药材,也有自己的别名,如:
龙须
玉须
包米须

八、玉米芯

玉米芯是指玉米穗剥去玉米粒后的中轴部分。玉米芯质地较硬,性微寒,有清热利湿、止血安胎的作用。因此,玉米芯也被称为:
玉米轴
包米棒

九、玉米油

玉米油是从玉米胚芽中提取的食用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玉米油作为一种中药材,有润肠通便、调脂降压的功效。因此,玉米油也有一些别名,如:
苞谷油
玉蜀黍油

十、玉米淀粉

玉米淀粉是由玉米粒磨碎后提取的白色粉末,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和工业原料。玉米淀粉在中药中也有一定的应用,可以收涩止泻、益气健脾。因此,玉米淀粉也称为:
苞谷粉
玉蜀黍淀粉

综上所述,玉米在中药中别名繁多,有苞谷、珍珠米、玉蜀黍、六谷子、棒子、老玉米、玉米须、玉米芯、玉米油、玉米淀粉等,充分体现了其广泛的药用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2025-01-18


上一篇:老虎中药别名大全

下一篇:中药的星光璀璨:天文别名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