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中绿宝石——羊草的别名与药用价值205


别名

羊草,又名:羊蹄草、羊蹄马、羊角草、地羊角、羊蹄风、三尖草、地风、地凤、羊角蹄、羊蹄风、羊蹄风、蛇心草、田三叶、马蹄三、狼风、牛角草、蛇舌草、蚌壳草、小来苏、小野芥、野蒜。

中药名


羊蹄草

药用价值

性味归经


辛,温,有小毒。入肝、肾二经。

功效


散瘀止痛,活血,解毒消肿。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痹痛、牙痛、咽喉肿痛、蛇虫咬伤等。

1. 散瘀止痛


羊草辛温活血,能散瘀止痛。临床上常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痹痛等症。如《伤寒论》中的桃仁承气汤,就有羊草散瘀止痛之功效。

2. 活血


羊草活血化瘀,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供血。临床上常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症。如《妇科秘方》中的妇科十味散,就有羊草活血调经之功效。

3. 解毒消肿


羊草辛温解毒,能消肿止痛。临床上常用于蛇虫咬伤、疮疡肿痛等症。如《本草纲目》中记载,羊草可解蛇毒,消肿止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捣烂敷患处。

注意事项


1. 孕妇禁用。

2. 本品有小毒,久服或过量可引起中毒,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3. 本品与其他活血化瘀药同用时,应注意避免出血。

羊草是一味活血化瘀、解毒消肿的常用中药。其具有散瘀止痛、活血、解毒消肿等功效,临床上常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痹痛、蛇虫咬伤等症。但孕妇禁用,久服或过量可引起中毒,应注意合理使用。

2024-12-03


上一篇:芋艿的别名

下一篇:中药丸别名:深入了解中药丸的隐秘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