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杷子别名389


杷子,又名山杷、南杷、果杷,为茜草科山杷属植物。其果实入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利尿消肿等功效,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尿路感染等疾病。

杷子别名众多,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叫法,主要有:
山杷:因其多生长于山地而得名。
南杷:因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而得名。
果杷:因其果实可食用而得名。
苦杷:因其果实味苦而得名。
鸡矢果:因其果实形状似鸡矢而得名。
破布子:因其果实外皮破裂似破布而得名。
金铃子:因其果实金黄色且形状似铃铛而得名。
猴矢果:因其果实味苦且形状似猴屎而得名。
油杷:因其果实富含油脂而得名。
酸杷:因其果实味酸而得名。
鸟啄果:因其果实常被鸟类啄食而得名。
五月果:因其果实在五月成熟而得名。
夏至果:因其果实在夏至前后成熟而得名。
枇杷子:因其果实形状似枇杷而得名。
茜草子:因其为茜草科植物而得名。

杷子别名繁多,反映了人们对这种中药材的充分了解和广泛应用。这些别名不仅形象生动,也体现了杷子的不同特性和用途,为其识别和应用提供了丰富的参考。

2024-12-03


上一篇:中药质子别名:中医药中的神奇粒子

下一篇:芋艿的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