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顺,别名一览,让你轻松识药293


中药大顺,又称大黄,别名众多,在不同的地区和场合有着不同的称呼。为了方便大家识别和使用,本文将罗列大顺的别名,并对其一一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一味中药。

1. 大黄

大黄是中药大顺最常见的别名,也是其正式名称。它源于植物大黄的根部,因其颜色金黄,形体较大而得名。

2. 黄药

黄药是根据大黄的颜色得名。在中药中,凡是呈现黄色药材,常被称为黄药,如黄芪、黄连等。大黄因其金黄色的外观,也被称为黄药。

3. 泻药

大顺具有泻下通便的功效,在中药中归为泻下药,因此又称泻药。它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排出宿便,缓解便秘等症状。

4. 蜀黄

蜀黄是根据大黄的产地得名。大黄主要产于四川、甘肃等地,其中四川产的大黄品质优良,因此被冠以蜀黄之名。

5. 生黄

生黄是指未经加工的大黄。刚挖出的大黄称为生黄,其性味苦寒,泻下作用更强。经过炮制后的大黄称为熟黄,性味平和,泻下作用较弱。

6. 栀黄

栀黄与大黄的外观相似,均为金黄色。栀黄是栀子科植物栀子的果实,因其颜色与大黄接近,故而得名栀黄。

7. 径黄

径黄是根据大黄的形状得名。大黄的根茎横断面呈圆形,形似竹径,因此称为径黄。径黄多为横切片,形状规整,便于入药。

8. 粗黄

粗黄是指质地较粗糙的大黄。大黄的根茎分为粗料和细料,其中粗料质地较粗,药效较弱,称为粗黄。

9. 黑黄

黑黄是指颜色较深的大黄。大黄的根茎表面呈金黄色,但有些大黄因炮制或储存时间较长,颜色变深,称为黑黄。

10. 粉黄

粉黄是指经研磨成粉末的大黄。大黄粉末呈金黄色,便于与其他中药材配伍使用,药效发挥迅速。

以上十种别名为大顺最常见的别名。了解这些别名,可以帮助我们更加便捷地识别和使用大顺,在中医治疗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024-12-03


上一篇:中医药中的虫中药别名

下一篇:草药界的「马甲之王」:中药连续别名大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