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中药别名及其药用价值388


柳梢,又称柳枝、柳叶,是柳树的嫩枝叶,在中药中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其别名众多,反映了其广泛的应用和悠久的历史。

以下列举柳梢主要的别名及相关解释:

1. 杨花:柳树的雄花序称为杨花,也指代柳梢。

2. 柳絮:柳树雌花序成熟后开裂,释放出白色绒毛状的种子,称为柳絮,也常用来指代柳梢。

3. 垂杨:因柳树枝条下垂而得名,又称垂杨柳或垂杨枝,柳梢也是垂杨的一部分。

4. 绦柳:柳树枝条柔韧细长,称为绦柳,柳梢也具有这种特性。

5. 金丝柳:柳树枝条呈金黄色,称为金丝柳,柳梢也具有这种颜色。

6. 拂柳:柳树枝条细柔,可以拂动,称为拂柳,柳梢也是拂柳的一部分。

7. 迎风摆柳:柳树枝条随风摇曳,称为迎风摆柳,柳梢也具有这种特性。

8. 灞桥杨柳:出自唐诗名句“灞桥杨柳”,泛指柳梢的柔美和轻盈。

9. 青丝:柳梢的颜色青翠,如丝般柔软,故称青丝。

10. 绿珠:柳梢的颜色嫩绿,如珠子般晶莹,故称绿珠。

药用价值:

中药中,柳梢具有清热解毒、疏风利湿、止血消炎等功效。主要用于以下病症:

1. 外感风热:柳梢性寒,可清热散风,用于治疗感冒、发烧、头痛等外感风热症状。

2. 湿热黄疸:柳梢利湿退黄,用于治疗湿热黄疸、小便短赤等症。

3. 吐血、咳血:柳梢具有止血功效,用于治疗吐血、咳血等症。

4. 疮疡肿痛:柳梢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治疗疮疡肿痛、毒蛇咬伤等症。

5. 风湿痹痛:柳梢疏风利湿,止痛消肿,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关节疼痛等症。

需要注意的是,柳梢性寒,脾胃虚弱者不宜长期服用。此外,柳梢中含有水杨苷,大量服用会产生类似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如胃肠不适、耳鸣、头晕等。

2025-01-26


上一篇:中药彤的别名大全

下一篇:中药别名:揭秘汉字背后的草药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