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地中药材的别名风采35


吴地,自古以来便是人文荟萃之地,中医药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吴地中药材种类繁多,不少药材拥有独具地方特色的别名,这些别名或形象生动,或文化悠久,蕴含着丰富的药用知识和地方文化。

白术:又名吴术、砂莪、淮术。因其产于吴地(今江苏南部、浙江北部),故称吴术。白术味甘、性温,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食少、水肿等症。

泽泻:又名潴泽草、瞿潴。因其生长于沼泽之地,故名潴泽草。泽泻味甘、淡,性寒,具有利水渗湿、清热除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湿热淋浊等症。

山茱萸:又名枸萸、老人果。因其形似狗的阴囊,故名枸萸。山茱萸味酸、涩,性微温,具有滋补肝肾、涩精固精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肝肾虚弱、腰膝酸软等症。

扁豆:又名刀豆、将军豆。因其扁圆如豆,又形似古人的刀,故名刀豆。扁豆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化湿、消暑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泄泻、暑湿感冒等症。

大黄:又名苦参、牵牛。因其苦寒性燥,味大而黄,故名苦参和大黄。大黄味苦、性寒,具有泻热通便、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热结便秘、泻痢腹痛等症。

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因其头状花序金黄色,且花开满地如婆婆头而得名。蒲公英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热毒疮疡、乳腺炎等症。

赤芍:又名血余、红芍。因其根部呈红色,且有止血作用,故名血余和红芍。赤芍味苦、性凉,具有凉血养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血熱妄行、痛经闭经等症。

乌梅:又名焦梅、酸梅。因其果实成熟后呈黑色,故名焦梅。乌梅味酸、性涩,具有敛肺止咳、生津止渴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津液不足等症。

桑椹:又名桑葚、桑子。因其果实成熟后呈紫黑色,且长在桑树上,故名桑葚和桑子。桑椹味甘、性寒,具有补血养血、滋阴润肺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血虚贫血、肺燥咳嗽等症。

白茯苓:又名茯神、松肤。因其菌核洁白,且生长在松树根部,故名茯神和松肤。白茯苓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宁心、益气安神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脾虚失眠、心悸怔忡等症。

吴地中药材别名丰富多彩,既反映了吴地独特的地理环境,也体现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对中药材的深入理解。这些别名不仅具有药用价值,更具有文化传承的意义,值得我们珍视和发扬。

2025-01-26


上一篇:中药别名药名大全,仙草灵芝名号多

下一篇:中药正打别名:让传统智慧焕发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