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高中药别名,中医瑰宝的另一面47
在中医药文化中,"正名"和"别名"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正名是药物的规范名称,主要用于药材鉴别、药方处方等正式场合。别名则是药物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或不同语境下的不同称呼,往往反映了药物的形状、功效、产地等特征。
正高中药,即中药中的高级别中药材,其别名往往更加丰富多彩,既有形象生动的比喻,也有反映药性特征的总结,更有流传已久的民间俗称。了解这些别名,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药,也能领略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人参:百草之王
正名:人参
别名:地精、神草、百草之王、山精、棒槌、人蓯
人参别名众多,"地精"和"山精"体现了人参的珍贵稀有,"棒槌"形象地描述了人参的根状,"人蓯"则反映了人参补益身体,增强元气的功效。
灵芝:仙草
正名:灵芝
别名:神仙草、仙草、瑞草、不老草、芝草
灵芝别名中,"神仙草"、"瑞草"突出了灵芝的珍贵性,"不老草"则寄托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祈愿。此外,"芝草"一名反映了灵芝与草药的密切关系。
当归:血中圣药
正名:当归
别名:女归、归身、当归身、川芎、大黄、席根、归须、归尾
当归别名中,"女归"表明了当归补血调经的功效,"川芎"、"大黄"等别名则是因当归与川芎、大黄同属伞形科植物,具有相近的药性而得名。
黄芪:补气之王
正名:黄芪
别名:黄耆、北芪、补气圣药、补虚之王、金线芪、黄耆草
黄芪别名中,"补气圣药"、"补虚之王"直接点明了黄芪补气固表的功效,"金线芪"则形容黄芪根部细长,犹如金丝线一般。
肉苁蓉:沙漠人参
正名:肉苁蓉
别名:苁蓉、肉蓯蓉、沙漠人参、大芸蓉、春蓉、地精
肉苁蓉别名中,"沙漠人参"突出了肉苁蓉耐旱、产于沙漠地区的特点,"大芸蓉"则反映了肉苁蓉的功效与芸蓉相近,"地精"则与人参别名相同,说明了肉苁蓉的珍贵性。
何首乌:长生不老药
正名:何首乌
别名:首乌、首乌藤、何乌、交藤乌、补骨脂、长生草
何首乌别名中,"长生草"反映了人们对何首乌延年益寿功效的向往,"补骨脂"则是因为何首乌具有补益骨髓的作用。
天麻:息风要药
正名:天麻
别名:天麻炮、天麻根、干地龙、姑婆芋、鬼脸天麻、山龙珠
天麻别名中,"鬼脸天麻"形象地描述了天麻块茎上密布的斑点,"山龙珠"则形容天麻块茎圆润洁白,犹如龙珠一般。
冬虫夏草:虫草之王
正名:冬虫夏草
别名:虫草、夏草冬虫、草上虫、虫屎草、虫草菌、菌草
冬虫夏草别名中,"草上虫"、"虫屎草"等名称反映了冬虫夏草的独特生长方式,即一种真菌寄生在昆虫蛹体上,从而形成的菌虫复合体。
三七:止血化瘀圣药
正名:三七
别名:田七、金不换、人参三七、七叶一支花、三七草、山漆
三七别名中,"田七"是三七的常用名称,"金不换"体现了三七的昂贵价值,"人参三七"表明三七的功效与人参相近。
黄连:苦寒清热
正名:黄连
别名:黄金连、金连、小叶黄连、川连、秦连
黄连别名中,"黄金连"突出了黄连的珍贵性,"小叶黄连"反映了黄连叶片较小,"川连"和"秦连"则表明黄连的产地。
附子:回阳救逆
正名:附子
别名:乌头、川乌、附片、止呕、返魂草
附子别名中,"乌头"是附子的别称,"川乌"表明附子主产于四川地区,"止呕"和"返魂草"则反映了附子的止呕、回阳救逆功效。
茯苓:利水渗湿
正名:茯苓
别名:茯神、云苓、茯灵菌、茯苓块、茯苓片
茯苓别名中,"茯神"反映了茯苓的利水渗湿功效,"云苓"则形容茯苓洁白无瑕,犹如云朵一般。
党参:补益气血
正名:党参
别名:北芪、补气党参、黄参、山党参、川党参
党参别名中,"北芪"是因为党参与黄芪同属补气药,但性味较黄芪平和,"川党参"则表明党参产自四川地区。
白芍:养血调经
正名:白芍
别名:芍药、赤芍、牡丹皮、白芍皮、生芍、熟芍
白芍别名中,"芍药"是白芍的本名,"赤芍"则是因为芍药根皮煮沸后呈红色,"牡丹皮"是芍药与牡丹两者的合称,"生芍"和"熟芍"则表明白芍的炮制方法不同。
丹参:活血化瘀
正名:丹参
别名:紫丹参、丹参根、妇科参、血中金、红根参
丹参别名中,"紫丹参"反映了丹参根部的紫红色,"妇科参"则表明丹参在妇科疾病中的广泛应用,"红根参"也突出其根部的特征。了解正高中药的别名,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中药的认识,还能领略到中医药文化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这些别名,就像是生动的语言符号,连接着中药的过去与现在,见证着中医药不断发展和传承的辉煌历程。
2024-12-03
上一篇:川刺的别名
下一篇:红香中药别名大全

中药罐排寒祛湿: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60347.html

无味中药的别名及功效详解:你不知道的药材秘密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60346.html

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全面解析及应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60345.html

中药小玉:功效、别名及药用价值深度解析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60344.html

中药罐排寒祛湿: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详解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60343.html
热门文章

中药别名“砂”一览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5700.html

火苗草的别名与药用价值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277.html

香砂别名,功效及用法大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650.html

木豆:中医常用别名大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134.html

中药牛大力别名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