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角回别名118


别名:* 角回藤
* 角回草
* 缠丝藤
* 缠丝草
* 绞藤
* 绞草
* 笔架藤
* 笔架草
* 千钩草
* 山鸡血藤

植物来源:角回,又名角回藤,是一种豆科落叶灌木或藤本植物,原产于中国、日本和朝鲜半岛。其根茎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的功效。

性味归经:* 味苦、辛
* 性微寒
* 归肝、肾经

功效:* 清热解毒
* 散瘀消肿
* 行气止痛

主治:* 肝热目赤
* 咽喉肿痛
* 跌打损伤
* 风湿疼痛
* 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每日15-30克,或入丸、散服。
* 外用:捣敷患处。

禁忌:* 孕妇禁用。
* 脾胃虚寒者慎用。
* 气虚血弱者不宜长期服用。

药理作用:* 抗菌消炎:角回含有的黄酮和苷类物质具有抗菌消炎作用。
* 止痛镇痛:角回中的某些成分具有镇痛作用。
* 抗氧化:角回中的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

注意事项:* 角回性微寒,不宜长期服用,以免伤及脾胃。
* 脾胃虚寒者服用角回时应注意保暖,以免加重病情。
* 角回与其他活血化瘀药物同用时应谨慎,以免出血风险增加。

常见配伍:* 角回配伍金银花、连翘:用于治疗肝热目赤,咽喉肿痛。
* 角回配伍三七、当归: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疼痛。
* 角回配伍黄芪、艾叶:用于治疗疮疡肿毒,皮肤感染。

延伸阅读:* 角回与千屈菜的区别:千屈菜也是一种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但与角回相比,千屈菜性味更寒,且含有毒性,不宜长期服用。
* 角回与钩藤的区别:钩藤也是一种豆科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潜阳的功效,但与角回相比,钩藤性味更寒,且主要用于治疗肝阳上亢等疾病。

2024-12-04


上一篇:扶正扶贫中药别名解析

下一篇:蜀话中的中药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