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蒌别名及其药用价值216


黎蒌,中药别名繁多,其名称因地域、用途等因素而异,主要包括:
佛耳草:因其叶形似佛祖耳朵而得名。
土茯苓:因其块茎形似茯苓,且生长于土中而得名。
茵陈草:因其叶片可入药,味苦而得名。
益母草:因其种子可入药,有益母安胎之效而得名。
紫草:因其根茎染紫色而得名。
马齿苋:因其叶片形似马齿而得名。
车前草:因其叶片如车辙前而得名。
茜草:因其根茎染红色而得名。
蒲公英:因其花序如蒲公而得名。
艾草:因其叶片有浓郁香气而得名。

除了上述别名外,黎蒌在不同地区还有许多其他名称,如土连翘、枫香草、大青叶、老鹳草、金线吊葫芦等。

药用价值:黎蒌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叶、花及种子均可入药。黎蒌性味苦、寒,归肝、肾经,具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炎散结的功效。临床上,黎蒌常用于治疗以下疾病:
水肿:黎蒌有利尿通淋之效,可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热淋:黎蒌清热解毒,可用于治疗热淋、尿道灼热等症。
血热出血:黎蒌凉血止血,可用于治疗吐血、衄血、尿血等症。
跌打损伤:黎蒌消炎散结,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肿疼痛等症。
妇科疾病:黎蒌益母安胎,可用于治疗妇科炎症、月经不调等症。

使用黎蒌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慎用。
脾胃虚寒者应忌用。
长期服用黎蒌,可能会导致肾气虚弱。

总之,黎蒌是一种药用价值丰富的中草药,其别名繁多,各地名称不一。临床应用中,黎蒌常用于治疗水肿、热淋、血热出血、跌打损伤等症。使用时应注意禁忌症和注意事项,避免滥用。

2024-12-04


上一篇:星片中药的别名

下一篇:久地中药的别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