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附子,别称繁多,功用各异332
别名简介
附子,一名乌头,为毛茛科乌头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干燥块根。其根茎加工方式不同,别名众多,且用途各异,现介绍如下:
别名及用途
1. 附子:未加工的干燥块根,有毒,不可直接服用。药性大辛大热,具有回阳救逆、散寒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阳气虚脱、寒凝血脉等证。
2. 黑附子:附子经炮制后,用酒拌炒至黑褐色,习称黑附子。毒性较附子小,但仍需谨慎使用。药性温热,具有补阳回阳、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虚寒阳衰、气血不畅等证。
3. 炙附子:附子经姜汁或黄酒浸泡后,再用炭火或文火炙烤至焦黄,习称炙附子。毒性进一步减小,药性偏温,具有温经散寒、回阳通脉的功效,用于治疗阳虚寒凝、手足厥冷等证。
4. 炮附子:附子经盐水或醋浸泡后,再用炭火或文火蒸烤至熟透,习称炮附子。毒性最小,药性温平,具有温肾壮阳、散寒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肾阳虚衰、腰膝酸痛、阳痿宫冷等证。
5. 福附子:附子经盐水浸泡后,再与南星、干姜等药材共煮,习称福附子。毒性很小,药性温平,具有温补阳气、散寒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阳气不足、寒凝血脉等证。
附子使用注意事项
附子及其炮制品均有毒性,使用时应严格按照医嘱,切勿自行服用。以下情况应慎用或忌用附子:* 孕妇、儿童、老人
* 阴虚内热者
*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
* 肝肾功能不全者
合理应用,发挥疗效
附子及其炮制品药用历史悠久,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各种虚寒证候。合理使用附子,可发挥其温补阳气、散寒止痛的功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需注意,附子毒性较大,必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切勿盲目擅自服用。
2024-12-04
上一篇: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中药平术别名

服祛湿中药后放屁多是正常现象吗?详解祛湿药与肠胃反应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59837.html

中药祛湿的实用妙方:不同体质对症选择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59836.html

中药功效速查宝典:常见中药材功效与主治详解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59835.html

钩藤的别名及药用价值深度解析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59834.html

陈皮:祛湿化痰的中药妙用及科学解读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59833.html
热门文章

中药别名“砂”一览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5700.html

火苗草的别名与药用价值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277.html

香砂别名,功效及用法大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650.html

木豆:中医常用别名大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134.html

中药牛大力别名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