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姜泻的别名248
姜泻,中药名。辛,温,有毒。归脾、胃经。化湿醒脾,杀虫止泻。用于湿滞脾胃,脘腹胀痛,呕吐泄泻,小儿食积,虫积腹痛。
别名
姜泻、南姜、山姜、莽姜、阳姜、鬼姜、山柰、紫姜、生姜、吴茱萸、独脚姜、香姜、野姜、黄姜子、紫苏子、鸡舌香、葱姜蒜、花椒、桂皮、丁香、荜拨、白芷、良姜、益智仁、肉桂。姜泻为阳性,能驱邪避秽,故称为“鬼姜”;因其味辛辣,能醒脾胃,故称为“山姜”。
炮制
生用。
性味
辛,温,有毒。
功能主治
化湿醒脾,杀虫止泻。用于湿滞脾胃,脘腹胀痛,呕吐泄泻,小儿食积,虫积腹痛。
用法用量
0.3~1g。入丸、散。外用适量,捣碎敷。
禁忌
孕妇忌服。
药理作用
1、抑菌:姜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2、驱虫:姜泻对蛔虫、绦虫有驱杀作用。
3、抗炎:姜泻能抑制大鼠足跖水肿。
4、镇痛:姜泻能抑制小鼠热板和醋酸扭体反应。
临床应用
1、治疗湿滞脾胃,脘腹胀痛,呕吐泄泻:姜泻辛温化湿,醒脾止泻,用于湿滞脾胃所致的脘腹胀痛,呕吐泄泻。常与藿香、佩兰、苍术等同用。
2、治疗小儿食积,虫积腹痛:姜泻辛温化湿,驱虫止痛,用于小儿食积,虫积腹痛。常与山楂、神曲、槟榔等同用。
注意
姜泻有毒,不可久服。孕妇忌服。
相关文献
[1] 中国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典一部.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2] 邹瑞光. 中药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3] 戴金星. 中药大辞典.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2024-12-05

芷阙的功效与作用:详解这种独特的中药材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91022.html

清热祛湿的中药材大全:功效、配伍及使用注意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91021.html

焦艾:功效、作用及临床应用详解
https://h5cards.com/zhongyaozuoyong/91020.html

孕期祛湿:中药成分茶饮的谨慎选择与安全指南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91019.html

中药功效大全:详解常用中药材的药性与用途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91018.html
热门文章

中药别名“砂”一览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5700.html

火苗草的别名与药用价值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277.html

香砂别名,功效及用法大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650.html

木豆:中医常用别名大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134.html

中药牛大力别名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