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芪中药别名,功效与禁忌202


积芪,又称黄芪,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豆科植物。它广泛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等地。黄芪的根部入药,具有补气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等功效,是传统中药中常用的补气药。

积芪中药别名

积芪因其形态、功效等特点,在各地有不同的别名。常见的有:* 北芪:因产地多在北方而得名。
* 南芪:产于南方,药性偏凉。
* 蒙古芪:生长于蒙古地区,药性较强。
* 柴胡芪:根状似柴胡。
* 刺芪:根表面有小刺。
* 绵芪:根皮呈茸毛状。
* 铁芪:根皮颜色灰黑。
* 老芪:指生长多年的黄芪。
* 生芪:未经加工的黄芪。
* 炙芪:经过炮制烘炙的黄芪。

积芪的功效

积芪作为中药,具有以下功效:* 补气固表:补益气血,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和流感。
* 利水消肿:利尿通淋,缓解水肿症状。
* 托疮生肌:促进伤口愈合,防止溃疡形成。
* 消渴止汗:生津止渴,缓解盗汗症状。
* 益气养血:改善气血不足,缓解贫血和乏力。
* 增强免疫力:提高机体免疫力,抵抗疾病侵袭。

积芪的禁忌

积芪虽有诸多功效,但也有以下禁忌:* 阴虚内热者禁服:积芪性温,阴虚内热者服用后可能加重症状。
* 湿热体质者禁服:积芪利尿,湿热体质者服用后可能加重湿热症状。
* 高血压患者慎服:积芪可能升高血压,高血压患者服用需谨慎。
* 孕妇忌服:积芪活血化瘀,孕妇服用可能导致流产。
* 儿童忌大剂量服用:积芪性温,儿童服用过量可能导致上火。

积芪的用法用量

积芪一般煎服或泡水服用。煎服时,用15-30克积芪,水煎代茶饮。泡水饮用时,用5-10克积芪,沸水冲泡5-10分钟后饮用。具体用法用量应遵医嘱。

积芪的配伍禁忌

积芪与某些药物配伍时,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常见的配伍禁忌有:* 忌与乌头同用:两者同用可能产生毒性反应。
* 忌与大黄同用:两者配伍可能导致腹泻。
* 忌与芒硝同用:两者同用可能加重腹泻症状。

积芪的选购与储存

选购积芪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选外观:根条条粗圆、表面光滑、无霉斑。
* 选产地:北方产的积芪药性较强,南方产的药性较弱。
* 选年份:年份越久的积芪药性越佳。
积芪储存时应注意:
* 避光:积芪遇光易变质,应保存在阴凉避光处。
* 防潮:积芪吸湿性强,应保存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
* 防虫:积芪易生虫,应定期检查并采取防虫措施。

积芪的现代研究

近年来,现代医学对积芪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证实了其以下药理作用:* 抗炎作用:积芪中的黄芪多糖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
* 抗肿瘤作用:积芪中的活性成分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 免疫调节作用:积芪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 心血管保护作用:积芪中的黄芪皂苷能扩张血管,改善心肌功能。

2024-12-05


上一篇:仙利中药别称大全:药名背后的故事

下一篇:寸艽中药别名大揭秘:种类多样,功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