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中的“中药别名西芬”337


中药别名西芬的由来

在中医药学中,“西芬”一词并非指代现代医学中应用的抗凝血药物西芬。它实则为某些中药材的别称,源于其某些药用部位的特征,与西式医药的西芬有着显著的区别。

中药材中名为“西芬”的种类

1. 瓜蒌子:瓜类植物栝楼(Cucurbita moschata)的干燥成熟种子,因其种子呈椭圆形且表面平滑,故有“西芬”之名。

2. 瓜子仁:葫芦科植物葵花(Helianthus annuus)的干燥成熟种子仁,因其形状与瓜蒌子相似,但略小且油润,故亦称之为“西芬”。

3. 西瓜子:葫芦科植物西瓜(Citrullus lanatus)的干燥成熟种子,由于其种子较小且表面光滑,与瓜蒌子相似,故也称之为“西芬”。

4. 桑椹子:桑科植物桑树(Morus alba)的干燥成熟果实,因其成熟后呈紫黑色,表面光亮,形似西方的橄榄,故有“西芬”之称。

中药别名西芬的药用价值

尽管名为“西芬”,但中药别名西芬与西医中的西芬在药用价值上截然不同。1. 瓜蒌子:性寒味甘,具有清肺化痰、利水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咳嗽、喘息、水肿等症。
2. 瓜子仁:性平味甘,具有润肺止咳、平喘化痰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气喘等症。
3. 西瓜子:性凉味甘,具有清热利尿、润肠通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暑热口渴、小便不利、便秘等症。
4. 桑椹子:性微寒味甘酸,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燥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血虚贫血、津液不足、肠燥便秘等症。

注意事项

1. 瓜蒌子、瓜子仁、西瓜子均为油脂丰富的食物,食用过多易引起腹泻。
2. 桑椹子性寒,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
3. 中药别名西芬的药用价值和禁忌证因其具体药材而异,使用前应咨询专业医师。

2024-12-05


上一篇:玉灵中药别名大全,揭秘药材背后的故事

下一篇:中药秦枝的别名